文章解析

nán
shǎo
yǐn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shí
zǎi
guī
lái
bìn
wèi
diāo
dài
zān
zhū
jiàn
cháng
liáo
guān
míng
fēn
róng
yǒu
cái
huá
zuò
qìng
xiāo
niǎo
yǐng
cēn
jīng
shàng
yuàn
shēng
duàn
guò
zhōng
qiáo
yáng
tíng
pàn
shān
huà
yīng
niàn
tián
zhèng
liáo

译文

十年归来两鬓还未衰颓,戴着玳瑁簪穿着珠履会见同僚。哪里是关乎名利去分取荣耀之路,是凭借自身才华走向高远天空。鸟影参差不齐经过上苑,骑马声断断续续经过中桥。夕阳亭旁边的山美如画,应该念及我在乡野之歌中正感寂寥。

逐句剖析

"十载归来鬓未凋":十年归来两鬓还未衰颓,

# 载:一作岁。

"玳簪珠履见常僚":戴着玳瑁簪穿着珠履会见同僚。

"岂关名利分荣路":哪里是关乎名利去分取荣耀之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是凭借自身才华走向高远天空。

"鸟影参差经上苑":鸟影参差不齐经过上苑,

# 参差:一作不飞。

"骑声断续过中桥":骑马声断断续续经过中桥。

# 中:一作平。,断:一作相。

"夕阳亭畔山如画":夕阳亭旁边的山美如画,

# 畔:一作下。

"应念田歌正寂寥":应该念及我在乡野之歌中正感寂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河南杜少尹》是唐代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友人归来后的状态,夸赞友人凭借才华走上荣耀之路,途中描绘上苑、中桥景色,最后以夕阳亭畔如画之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并暗示自己的寂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复杂心境。写作手法上,通过对友人境遇与自身处境的对比,借景抒情。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凭借才华得发展的肯定与祝福,又透露出自身孤寂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写友人十年归来,鬓发未衰,以华丽服饰见同僚,展现友人归来时的意气风发。颔联“岂关名利分荣路,自有才华作庆霄”,直接夸赞友人靠才华获荣耀,而非追逐名利,点明对友人的赞赏。颈联“鸟影参差经上苑,骑声断续过中桥”,描绘上苑鸟影、中桥骑声,营造出一种繁华又略带喧闹的氛围,暗示友人所处环境。尾联“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以夕阳亭畔美景结情,同时表明自己正处寂寥,希望友人念及,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下一篇:唐·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