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阁上醉萧辰":在天宫阁上沉醉于萧索的早秋时节,
"丝管闲听酒慢巡":悠闲地听着丝竹管乐,美酒也慢悠悠地依次传递。
"为向凉风清景道":我要对这凉爽的秋风和清丽的景色说,
"今朝属我两三人":今天这美好时光只属于我们这两三个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描绘了早秋时节天宫阁上的凉风清景,诗人置身其中,沉醉于萧辰,借这样的景色抒发了与友人相聚饮酒、共享悠闲时光的愉悦之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彼时的惬意心境。拟人:“为向凉风清景道,今朝属我两三人”,诗人把凉风清景当作可以对话的对象,仿佛它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赋予了自然景色以人的情感交流属性,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与生动性,强化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自得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句“天宫阁上醉萧辰”,点明地点与时节,在天宫阁上于早秋之际畅饮,奠定了闲适的基调。“丝管闲听酒慢巡”,描绘出诗人与友人悠闲听着音乐,慢慢饮酒的场景,尽显惬意。后两句“为向凉风清景道,今朝属我两三人”,诗人仿佛在与凉风清景对话,说这美好时光只属于他们两三人,将对眼前美景与友人相聚的珍惜之情抒发出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上一篇:唐·白居易《首夏》
下一篇:唐·陆畅《送李山人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