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án
wéi
jīng
lóng
dào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1
jìng
zhuǎn
qīng
wēi
liáng
tòu
cāng
hàn
liú
chū
niǎo
dào
dǎn
suì
kuī
lóng
zhòu
àn
kǒu
guī
yún
wǎng
sōng
luó
wén
qiāng
ér
yàn
tīng
tóng
jiāng
xiǎn
yǒng
mèng
hún
chóu
gèng
duō
shèng
cháo
xìng
diǎn
jùn
gǎn
xián
mín
é

译文

狭窄的小路沿着青石壁转弯,高高的栈道下是碧绿的水波。在仅容飞鸟通过的小道上汗水直流,俯视漩涡时吓得心惊胆战。突然下雨使溪口变得昏暗,归云像网一样笼罩着松萝。多次听到羌人孩子的笛声,厌烦听巴地儿童的歌声。江路又险又长,梦中的愁绪也更多。有幸在圣朝掌管郡县,不敢嫌弃岷山和峨眉山一带。

逐句剖析

"侧径转青壁":狭窄的小路沿着青石壁转弯,

# 转:一作搏。

"危梁透沧波":高高的栈道下是碧绿的水波。

# 沧波:碧波。

"汗流出鸟道":在仅容飞鸟通过的小道上汗水直流,

# 鸟道:只有飞鸟能通过的道,比喻极其险峻难行的山路。

"胆碎窥龙涡":俯视漩涡时吓得心惊胆战。

# 龙:一作鱼。

"骤雨暗溪口":突然下雨使溪口变得昏暗,

# 溪口:一作溪谷。

"归云网松萝":归云像网一样笼罩着松萝。

"屡闻羌儿笛":多次听到羌人孩子的笛声,

# 屡:屡次;多次。

"厌听巴童歌":厌烦听巴地儿童的歌声。

"江路险复永":江路又险又长,

"梦魂愁更多":梦中的愁绪也更多。

"圣朝幸典郡":有幸在圣朝掌管郡县,

"不敢嫌岷峨":不敢嫌弃岷山和峨眉山一带。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赴犍为经龙阁道》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龙阁道的艰险,狭窄的小路紧贴青壁,高高的栈道下是碧波,行走在仅容飞鸟通过的小道上,让人冷汗直流、心胆俱碎,还描写了蜀地天气多变,骤雨、归云更添行路艰难。后半部分写诗人的感受,多次听到羌儿的笛声和巴童的歌声,内心生出厌烦,感叹江路又险又长,愁绪在梦中也不断。最后诗人表示,有幸得到朝廷任命治理郡县,不会嫌弃岷峨一带的艰险,表达了坚守职责的决心。全诗既写出了蜀道的险峻和自然景象的特点,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坚定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大历元年(766年),当时岑参跟随杜鸿渐进入蜀地,途经龙阁道。前一年十二月,岑参已被任命为嘉州刺史,因蜀中发生内乱没能赴任,而朝廷也没有收回任命,所以这次出行是前往嘉州担任刺史。龙阁道即龙门阁,在今四川广元县东北,是蜀道中极为险峻的栈道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行旅诗,介绍了诗人赴嘉州任刺史途中经过龙阁道的经历,描绘了龙阁道的险峻地形、多变天气及旅途的艰难,体现了诗人途中的忧愁与厌烦,营造了惊险艰难的旅途氛围,表达了诗人虽感旅途艰险却愿坚守职责的决心。

2. 写作手法

对偶:“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侧径”对“危梁”,“转青壁”对“透沧波”,对仗工整,简洁勾勒出龙阁道的险峻地形,使画面感更强。虚实结合:实写“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描摹龙阁道曲折、栈道凌空的实景;虚写“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抒发旅途艰险带来的愁绪,实景与虚情结合,凸显旅途艰难。夸张:“危梁透沧波。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危梁”“鸟道”“龙涡”等意象,以夸张手法突出事物的险峻奇特,如“危梁”写桥梁之险,“鸟道”夸张山路狭窄仅容鸟过,“龙涡”凸显漩涡如龙般凶猛,营造雄奇氛围。细节描写:“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通过“汗流”“胆碎”的细节,刻画了诗人在险峻道路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生动展现出旅途的艰险。

3. 分段赏析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此联描写了龙阁道的地形。狭窄的小路沿着长满草木的石壁曲折延伸,高高的栈道凌空架起,透过栈道能看到下方碧绿的水波。“侧径”“危梁”突出了道路的险峻,“转”“透”两个动词让画面有了动态感,展现出旅途伊始的艰难。“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鸟道”形容山路极其狭窄难行,诗人行走其上,紧张得汗水直流;向下看水中的漩涡,让人惊惧得心惊胆战。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细致刻画了行经险路时的惊险,让读者能体会到旅途的艰难。“骤雨暗溪口,归云网松萝”这两句写蜀地的天气变化。突然降下的大雨使溪口变得昏暗,傍晚的云彩聚集,像一张网一样笼罩着松萝。天气的骤变增加了行路的难度,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萧瑟感,进一步烘托出旅途的艰辛。“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诗人在途中多次听到羌人的笛声和巴地儿童的歌声,却心生厌烦。这并非歌声不好,而是旅途的疲惫与内心的愁绪让诗人难以释怀,间接反映了他对蜀地艰苦生活的不适。“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诗人感叹江路既艰险又漫长,即使在梦中,忧愁也依然浓重。此句直抒胸臆,将旅途的艰难与内心的愁绪直接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诗人表示,有幸得到朝廷的任命治理郡县,就不会嫌弃岷山、峨眉山一带的艰苦。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坚守职责的决心,让全诗的情感从愁绪转向坚定,升华了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下一篇:唐·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