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海亘铁门":热海横贯铁门边防,
# 铁门:即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为一长长的石峡,两崖壁立,其口有门,色如铁,形势险要。,亘:横亘。,热海:《新唐书·西域传》:“由勃达岭北行赢千里,得细叶川,东曰热海,地寒不冻。”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
"火山赫金方":火山巍巍挺立西方。
# 金方:西方。五行方位配置,西方属金。,赫:照红。,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
"白草磨天涯":无边白草远接天边,
# 磨:接近,指草原一望无际,至于天边交际处。,白草:又称芨芨草,为西域所产牧草,生沙土荒漠中,茎坚韧高大,熟时呈白色。
"湖沙莽茫茫":漫浸黄沙迷迷茫茫。
# 莽茫茫:此处指沙漠绵延向前,白茫茫似无尽头。,湖沙:胡地沙漠。
"夫子佐戎幕":为友如今身在幕府,
# 戎幕:幕府。,夫子:对刘单的尊称。
"其锋利如霜":才如锋刃锐利如霜。
# 利如霜:剑锋利锐,且洁净清白。
"中岁学兵符":中年以来投笔从戎,
# 兵符:兵书。《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曰:‘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符,伏蚩尤。’”,中岁:中年。
"不能守文章":不再终日攻读文章。
# 守文章:指安于笔墨诗书生活。
"功业须及时":功名业绩及时取得,
"立身有行藏":立身行事合宜得当。
# 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为出仕,藏为退隐。,立身:树立己身。《古诗十九首》:“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男儿感忠义":身为男儿心怀忠义,
"万里忘越乡":驰驱万里远别家乡。
# 越乡:远离家乡。
"孟夏边候迟":遥遥边塞夏日来迟,
# 边候:边地气候。,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
"胡国草木长":西北异乡草木初长。
# 胡国:胡地,指边塞。
"马疾过飞鸟":策马奔驰赛如飞乌,
"天穷超夕阳":奔向天边越过夕阳。
# 超夕阳:更在夕阳之西。
"都护新出师":安西部护牢兵出师,
# 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
"五月发军装":五月初夏刚发军装,
# 军装:整装待发的军队。
"甲兵二百万":出征战士数以万计,
"错落黄金光":盔甲刀枪闪闪发光。
# 黄金光:指铠甲兵器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光芒。,错落:纷披交错。
"扬旗拂昆仑":军旗飘飘持过昆仑,
# 昆仑:昆仑山。此处与下之蒲昌,战场位置皆不必作实。,扬旗:飘扬的战旗。
"伐鼓震蒲昌":战鼓声声震动蒲昌。
# 蒲昌:即今新疆罗布泊。
"太白引官军":太白金星引导大军,
# 太白:太白金星,一名启明星。传说太白星主杀伐。《汉书·天文志》:“太白,兵象也。······出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太白引官军,是为吉象。
"天威临大荒":天子神威光照大荒。
# 大荒:极其荒远之地。,天威:指皇帝的威严,天朝的威严。
"西望云似蛇":西望敌军云气如蛇,
# 云似蛇:《初学记》卷一《兵书类》:“有云如丹蛇随星后,大战杀将。”此为古代天文占象术。
"戎夷知丧亡":想那须改必将败亡。
# 戎夷:犬戎、夷狄,对西边少数民族的蔑称。
"浑驱大宛马":官军追捕大宛良马,
# 大宛:汉代西域国名,北通康居,西南临大月氏,以盛产马著名。,浑:全。
"系取楼兰王":神兵俘虏楼兰国王。
#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汉武帝时曾俘其王。
"曾到交河城":想我昔日曾去交河,
# 交河城:又名西州,天宝元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治所在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城。
"风土断人肠":景象凄凉令人断肠。
"寒驿远如点":塞上释站远如果点,
# 寒驿:边塞官驿。
"边烽互相望":迫地烽烟送逞相望。
# 边烽:边塞烽火台,用以报警的土堡哨所。
"赤亭多飘风":赤亭要塞暴风阵阵,
# 飘风:旋风。,赤亭:即赤亭守捉。《新唐书·地理志》:伊州“西经······三百九十里有罗护守捉,又西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与伊、西路合”。约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鼓怒不可当":如狂如恕势不可当。
# 鼓怒:暴怒,指狂风大作之状。
"有时无人行":路上常常断绝行人,
"沙石乱飘扬":风卷沙石到处飞扬。
"夜静天萧条":夜空寂寂天色萧条,
# 天萧条:指天高远肃明。
"鬼哭夹道傍":风如鬼叫响在道旁。
"地上多髑髅":可怜地上枯骨满目,
# 髑髅:死人骨,此指战场尸体狼藉,横尸遍野。
"皆是古战场":此处原是昔日战场。
"置酒高馆夕":置酒高堂送君远行,
"边城月苍苍":边城夜空月色迷茫。
# 月苍苍:月色灰白惨淡之状。
"军中宰肥牛":军中宰牛犒劳军士,
"堂上罗羽觞":堂上排宴酒影杯光。
# 羽觞:两侧有耳似翼的酒器。
"红泪金烛盘":金制烛盘插上红蜡,
# 红泪:红烛之泪。
"娇歌艳新妆":上上下下摆满大堂。
"望君仰青冥":切望为发展翅青天,
# 青冥:天。,君:指刘单。
"短翮难可翔":惜我翅短难以高翔。
# 短翮:短的羽翅。岑参喻比自己才能短疏。
"苍然西郊道":城西郊外握手送别,
# 西郊:武威城西。,苍然:苍茫渺远的样子。
"握手何慨慷":感触万千心事茫茫。
# 慨慷:慷慨。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送友人刘单赴安西行营而作,同时也有呈送高开府之意。它多方面地展示了边塞征战生活的生动画面,充满豪迈慷慨的情调。
2. 写作手法
夸张:“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诗人用“二百万”来形容军队数量,极力夸张军队的强大阵容,展现出高开府出征时的威武气势,使读者对出征场景有更强烈的视觉感受。借景抒情:“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句描绘了安西的酷热、荒凉之景,既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又为下文抒发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对出征的感慨做了铺垫,借景烘托出一种壮阔又略带苍凉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安西一带的自然风光,“热海”“火山”“白草”“湖沙”,这些独特的边塞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壮美的边塞图景,既展现出边疆的广袤与神秘,又为下文烘托刘单判官及出征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做了铺垫。“夫子佐戎幕”至“系取楼兰王”“呈高开府”盛赞高仙芝率军出师的声威并预言其必获全胜。“孟夏”四句所勾划的环境,既是刘单即将赴边的环境,也是高仙芝出师的环境。其中“马疾”和“天穷”三句写赴边的紧张与遥远,渲染出师的气氛。这四句用景物描写杯叙述中铺垫一下;“都护”以下几句写高仙芝出征情景,以夸张的浪漫的笔法写出师时威武雄壮的气势,其中所用“二百万”、“黄金光”、“扬旗”、“伐鼓”、“拂”、“震”等等词语,都加强着这种气势,这对部队统帅高仙芝自然也是一种委婉的赞扬。“西望”四句设想胜利场面,预言此次出师必获大捷,充满昂扬豪迈的激情。“曾到交河城”至“沙石乱飘扬”追忆自己边庭所见。先用“断人肠”来总括边庭印象,然后逐层分述:“塞驿”两句写亭堠相望,干戈未息;“赤亭”四句通过“风”这一事物写塞外苦寒;“夜静”四句写古战场凄凉萧条。由于诗人对边地生活有切身体验,以上描写均十分真切,其中流露着诗人对边事的忧虑,客观上反映出频繁的征战给人民给社会带来的灾难。这便是刘单即将奔赴的环境,也是高仙芝辗转征战的环境,这种环境暗示着边塞生活的艰辛。“夜静天萧条”至结尾写送别场景,“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继续渲染古战场的凄凉。而“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则描绘了军中宴会的热闹场面,气氛热烈欢快,映出即将奔赴前线的将士们的激动和乐观。最后“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扣应“送”字,写慷慨握别,在仰慕友人之情中包含着深深的慰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复杂情感,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4. 作品点评
全诗如长河奔涌,磅礴气势一以贯之,同时又张弛有度,内容丰赡而不芜杂,铺陈从容,将雄浑气魄与细腻情思熔于一炉。
# 全诗张弛有度,洒脱奔放而合于节,有粗笔有细描,有大背景的渲染夸张,有小细部的谨雕慎琢,多种环境氛围的描写,如边塞壮丽风光、战场的宏大悲壮及阴森惨烈,军帐中的轻歌曼舞,显示出诗人驾驭多种艺术风格的高超技艺。行文挥洒自如,气势奔放,峻健浑郁,激昂慷慨,声情并茂,风骨端翔,已显出岑参边塞诗的本色。
现代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高光复
上一篇:唐·岑参《澧头送蒋侯》
下一篇:唐·岑参《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