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ó
zhōu
hòu
tíng
sòng
pàn
guān
shǐ
使
jìn
jiàng
qiū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1
西
yuán
驿
guà
chéng
tóu
sàn
hóng
tíng
wèi
shōu
jūn
shì
kàn
fén
shuǐ
shàng
bái
yún
yóu
hàn
shí
qiū

译文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吗?

逐句剖析

"西原驿路挂城头":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

# 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客散红亭雨未收":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

"君去试看汾水上":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

# 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白云犹似汉时秋":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吗?

# 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是唐代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在虢州后亭送别李判官前往晋绛的情景。前两句勾勒出送别之地的景象,驿路仿佛挂在城头之上,视野开阔又略带寂寥。客人渐渐散去,江亭还笼罩在未停的雨中,烘托出一种离别的惆怅氛围。后两句诗人想象友人到了汾水之上,看到那里的白云,就如同汉时的秋意一般,既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又暗示时光的流转,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至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期间,岑参担任虢州长史一职。彼时,安史之乱仍在肆虐,尚未平息。这场战乱犹如一场巨大的灾难,使得山河破碎,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岑参曾亲身经历过开元盛世的繁华盛景,然而此时,往昔的盛世已如过眼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正是在这样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的时代背景之下,岑参创作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在虢州后亭为李判官送行的场景,西原驿路连接着城头,友人散去后江亭仍细雨纷飞,营造出一种略带惆怅的氛围。诗人嘱咐友人到汾水时留意,那里的白云是否还如汉代秋日般,表面是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实则借汉时典故,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包含着送别友人的不舍与牵挂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化用汉武帝《秋风辞》典故,汉武帝曾在汾水泛舟,感慨时光流逝。这里让友人看汾水上白云,借对历史遗迹的联想,抒发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描绘出虢州城西的高原景致,蜿蜒的驿路顺着山势环绕,一路向高处延伸,举目远眺,那驿路仿佛就悬于城头之上。江边伫立着送客亭,细雨如丝,绵绵未歇,行人即将踏上远行之路,而送别的主人满怀深情,依依不舍,在亭中殷勤话别。​后两句巧妙地暗用典故。汉武帝刘彻曾于汾河乘舟游览,兴致盎然之际,挥笔写下《秋风辞》,开篇便是“秋风起兮白云飞”的千古名句。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昌盛,辉煌至极。唐朝历经百余年发展,往昔国力之强盛,相较彼时汉朝,亦毫不逊色。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将唐朝的繁荣昌盛击得粉碎,使其由盛转衰。面对这般局势,诗人岑参内心感慨万千。因而,在送别李判官之时,诗人以含蓄之笔问道:待你行至汾水之畔,且看那云光山色,是否仍如汉武帝时代那般雄浑壮美?这一问,饱含着诗人对唐帝国衰落的深深喟叹,更彰显出其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4. 作品点评

这首送别诗绝非寻常的敷衍应酬之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将深沉浓厚的思想情感毫无保留地融入其中。也正因如此,读者对它的喜爱,并不单单源于其在艺术表现层面的卓越成就,更多的是被诗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所深深触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谢叠山云:此诗为去国者作,末句隐然富贵不足道。汉公卿往来汾阴,不知几人在,唯白云似汉时秋耳,所以开广其襟胸郁抑也。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谢注佳,然只论理致,若此诗清思逸音,独不及一言,是未足与论正声矣。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末二句以洞观千古之意宽之。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钟云;于到日用事生意。“犹”字用力。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李峤《汾阴》长篇,较此首词繁而意反狭。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 切定晋绛生情(末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借题发挥,足见胸襟高旷。今人送行肯作此否?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高视阔步,二十八字牢笼一切言语,此诗高迈可见,其深思不可见也。

清潘德舆《批唐贤三昧集》

# 以“去”对上“散”,以“汾水”对上“江亭”,以“云”对上“雨”,须知诗律之细也。

近代朱宝莹《诗式》

#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

不详《唐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下一篇:唐·岑参《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