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sòng
bīn
jīng
nán
yíng
qīn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1
yíng
qīn
jiù
yuàn
ēn
zhào
xià
chǔ
wéi
zuó
jiàn
shuāng
jīn
kàn
guī
驿
fān
xiāng
shuǐ
kuò
shě
chǔ
shān
shǒu
huáng
xiāng
shàn
shēn
lái
què
suí
jīn
yìn
bàng
bǎn
fēi
shèng
zuò
dōng
zhēng
huán
jiā
mǎn
huī

译文

迎接亲人离开旧时的宫苑,皇帝的恩诏下达到了储君的宫闱。昨日看见双鱼形的书信送出,如今便看到四匹马拉的车归来。驿站的船帆在宽阔的湘水上行驶,客居的馆舍旁楚地的山峦稀疏。手中握着黄香扇,身上披着像莱子那样孝顺的衣物。喜鹊随着金印飞舞,似在传递喜悦,乌鸦依傍着板舆飞翔。这比写作《东征赋》更美好,归家的路途上满是光彩。​

逐句剖析

"迎亲辞旧苑":迎接亲人离开旧时的宫苑,

"恩诏下储闱":皇帝的恩诏下达到了储君的宫闱。

"昨见双鱼去":昨日看见双鱼形的书信送出,

"今看驷马归":如今便看到四匹马拉的车归来。

"驿帆湘水阔":驿站的船帆在宽阔的湘水上行驶,

"客舍楚山稀":客居的馆舍旁楚地的山峦稀疏。

"手把黄香扇":手中握着黄香扇,

"身披莱子衣":身上披着像莱子那样孝顺的衣物。

"鹊随金印喜":喜鹊随着金印飞舞,似在传递喜悦,

"乌傍板舆飞":乌鸦依傍着板舆飞翔。

"胜作东征赋":这比写作《东征赋》更美好,

"还家满路辉":归家的路途上满是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是唐代岑参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以迎亲离开旧苑、恩诏自储闱下达的情景开篇,瞬间营造出喜庆氛围;接着通过“双鱼去”到“驷马归”的对比,展现从离别到荣归的过程,途中湘水、楚山等景致的描写,让行程更显具体,也暗含归心似箭之意;随后借黄香、莱子的典故传递孝亲之心,以鹊随金印、乌傍板舆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喜悦;结尾以胜过东征之作、归家满路荣光作结,尽显自豪。此诗语言鲜活,将典故、意象与情感融合,既写迎亲归乡的喜悦,又含孝亲与荣耀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开篇点明核心事件与背景。“迎亲”直接点出行动目的,“辞旧苑”写出离开旧居的情景;“恩诏”指皇帝的诏令,“下储闱”表明诏令送达储君居所,既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又暗示出此事得到朝廷认可,带着庄重与顺遂之感。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事件的开端,为后文的行程描写铺垫了顺遂的基调。“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以时间的递进展现事件的进展。“双鱼”常代指书信,“昨见双鱼去”写出此前送信的情景;“驷马”指四匹马拉的车,象征着尊贵与荣耀,“今看驷马归”则写出如今亲人乘马车归来的景象。“昨”与“今”的对比,“双鱼去”与“驷马归”的呼应,既体现出时间的短暂与行程的顺利,又暗含着迎接亲人归来的喜悦。“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转向行程中的景物描写。“驿帆”指驿站的船帆,“湘水阔”描绘出湘水辽阔的景象,展现出行船时所见的开阔水景;“客舍”是途中歇息的住所,“楚山稀”写出楚地山峦稀疏的地貌。这两句通过“湘水”“楚山”等地域特色鲜明的意象,勾勒出归途中的景致,既展现了路途的遥远,又让行程有了具体的场景依托,营造出悠远而顺畅的氛围。“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聚焦归来者的装束与情态。“黄香”是东汉孝子,“黄香扇”借孝子典故传递出恭敬之意;“莱子”是春秋孝子,“莱子衣”同样以孝子典故凸显孝亲之心。这两句运用典故,通过对所持、所穿物品的描写,既展现了归来者的品格,又与开篇“迎亲”的目的相呼应,让人物形象更显丰满。“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以禽鸟的动态烘托氛围。“鹊”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金印”代表身份与荣耀,“鹊随金印喜”以喜鹊追随金印的景象,传递出喜悦与吉祥;“乌”即乌鸦,“板舆”是古代老人乘坐的代步工具,“乌傍板舆飞”则以乌鸦环绕板舆的画面,增添了亲切与安宁之感。这里以禽鸟的动作侧面烘托出归途中的喜庆与和谐,让场景更显生动。“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以抒情作结,升华情感。“东征赋”是东汉班昭所作的纪行赋,“胜作东征赋”表明此次归乡的意义与喜悦远超一般的纪行;“还家满路辉”则直接描绘出归乡途中满是光彩的景象,既指实际行程中的顺遂与荣耀,又暗喻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这两句将此次归乡与经典作品对比,强化了事件的意义,让整首诗的喜悦之情在充满光彩的意境中得以收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下一篇:唐·岑参《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