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疾如飞":你骑马如飞一样地走了,
# 疾:快。
"看君战胜归":那是科考得胜的凯旋身影。
"新登郤诜第":你如郤诜般高中科举,
# 郤诜:一作郄诜。科举门类中的一科。
"更著老莱衣":却仍像老莱子一样身着孝衣。
# 更著老莱衣:旧注:上四句与送薛彦伟诗相同。著:穿着。
"汉水行人少":汉水那里行人稀少,
"巴山客舍稀":巴地的屋舍住客也没几人。
"向南风候暖":南方气候温暖,
# 风候:气候,天气。
"腊月见春辉":常常在腊月里就能看到春天的气韵。
# 春辉:春天的阳光。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蒲秀才科举及第后骑马疾驰归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诗中提到蒲秀才新登进士第,穿上象征荣耀的“老莱衣”,展现了其成就。后半部分通过对汉水、巴山的描写,体现了蜀地的偏远与险峻,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切。最后以“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作结,寓意友人归乡后的生活充满希望与温暖。
2. 分段赏析
首联:“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诗人以“去马疾如飞”形象地描绘了蒲秀才归乡的急切心情和旅途的迅速,同时“看君战胜归”则暗示了蒲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胜利。颔联:“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这里运用了“郤诜第”和“老莱衣”两个典故。“郤诜第”指科举及第,表达了对蒲秀才科举成功的祝贺;“老莱衣”则象征着孝顺父母,预祝蒲秀才回家后能孝顺父母。颈联:“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诗人通过对汉水和巴山的描写,描绘了蒲秀才归乡途中人烟稀少的景象,突出了旅途的艰辛。尾联:“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最后两句通过对南方温暖气候的期待,表达了对蒲秀才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腊月里已能见到春天的光辉,也寓意着蒲秀才的前程似锦。
上一篇:唐·岑参《送严诜擢第归蜀》
下一篇:唐·岑参《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