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èn
xuē
shì
dōng
guī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1
xiāng
sòng
lèi
zhān
tiān
wèi
guī
jiāng
jūn
chū
zuì
mén
mèng
shān
kuò
shū
tíng
lǒng
yàn
yuán
lín
xìng
jiē
jìn
wèi
dào
chái
fēi

译文

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逐句剖析

"相送泪沾衣":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

"天涯独未归":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

"将军初得罪":封将军兵败被削官,

"门客复何依":我又将依靠谁呢?

# 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梦去湖山阔":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

"书停陇雁稀":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

# 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书:书信。

"园林幸接近":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

"一为到柴扉":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 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围绕送别场景展开,首联诗人独对离别的孤寂之苦,颔联写薛侍御因主帅获罪而失去依靠的愤懑与无奈,颈联描绘重山阻隔、音信难通的怅惘,尾联以挚友远行、前路未卜的哀思收束。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交织呈现离别之痛、仕途之挫、漂泊之叹与相知之惜,呈现出深沉凝重的情感基调与苍凉萧索的意境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因主将获罪而倍感孤寂无依,遂借送别之题抒写漂泊羁旅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与仕途挫折的抒怀之作。诗歌围绕薛侍御东归展开,通过离别孤独之苦、主帅获罪失恃之恨、重山阻隔音信之悲、挚友远去前路之哀四个层次,呈现了安史之乱背景下诗人对宦海浮沉的忧惧与漂泊无依的慨叹。

2. 分段赏析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两句直叙送别场景。“泪沾衣”以具象动作强化离别之悲,“天涯独未归”通过空间阻隔与身份孤立的并置,凸显诗人面对友人离去时孑然无依的处境,奠定全诗凄怆基调。“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两句揭示现实困境。“初得罪”点明封常清兵败削官的时局背景,“复何依”以反问语气强化门客失势后的彷徨无助,折射出安史之乱初期士人群体普遍遭遇的精神危机。“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两句转写空间阻隔之痛。“湖山阔”与“陇雁稀”形成地理距离与信息断绝的双重隐喻,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组合,展现仕途挫折后既渴望精神寄托又深陷现实困顿的矛盾心理。“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收束于强自宽慰。“幸接近”与“一为到”的转折句式,表面书写故人来访的期待,实则暗含“强颜欢笑”的悲凉底色,最终在虚妄的希冀中深化了乱世文人漂泊无依的生命体验。

3. 作品点评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律诗,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凝练出乱世文人漂泊无依的生命体验,读来令人满目凄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下一篇:唐·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