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uǒ
xià
guī
hún
bié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1
zhēng
yuè
jīn
bàn
hún
huā
wèi
kāi
chū
guān
jiàn
qīng
cǎo
chūn
zhèng
dōng
lái
qiě
guī
míng
shí
fāng
ài
cái
hái
qiū
yǐn
sōng
lái

译文

正月现在快要过半,陆浑的花还未开放。走出关隘看见青草,春天的色彩正从东方涌来。先生暂且回去吧,如今正是明主喜爱人才的时候。还要赶上秋天的科举考试,不要就此隐没在草野之间。

逐句剖析

"正月今欲半":正月现在快要过半,

# 今:一作初。

"陆浑花未开":陆浑的花还未开放。

# 陆浑:古地名。也称瓜州。原指今甘肃敦煌一带。春秋时秦晋二国使居于其地之“允姓之戎”迁居伊川,以陆浑命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汉置县。五代废。唐代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烝。”

"出关见青草":走出关隘看见青草,

"春色正东来":春天的色彩正从东方涌来。

"夫子且归去":先生暂且回去吧,

"明时方爱才":如今正是明主喜爱人才的时候。

"还须及秋赋":还要赶上秋天的科举考试,

# 秋赋:即秋贡。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亦称秋试。唐姚合《题永城驿》诗:“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令狐文公镇三峯,时及秋赋,特置五场试。”《宋史·选举志一》:“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清朝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康祺举浙江乡试,亡弟中书君清瑞,及同祖弟寿祚,同高祖弟赓年、守澜亦于是科同登秋赋。”

"莫即隐嵩莱":不要就此隐没在草野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是唐代诗人岑参为落第友人杜佐归乡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岑参在此诗中一改雄浑壮阔的边塞笔调,以清新生动的语言描绘早春景象:“陆浑花未开”点明友人归乡时令,“春色正东来”暗喻希望未绝。后半部分笔锋转至劝慰,借“明时方爱才”之语勉励友人莫因一时失意而退隐,应待秋试再展抱负,既体现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更折射出盛唐文人积极入世的精神。全诗结构精巧,在传统送别题材中融入对科举士人心态的深刻体察,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劝慰诗。诗歌以早春陆浑的之景起笔,通过生机暗喻希望未绝,后语劝勉友人莫因落第退隐,应待秋试再展抱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2. 分段赏析

首联“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开篇点明早春时令,以“花未开”暗示气候尚寒,暗含对季节迟来的微妙感知,既写实景又隐喻心中对时局未暖的隐忧,为全诗铺垫清冷基调。颔联“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出关”呼应友人归乡的行程,“青草”是早春的典型意象,与首联“花未开”形成对比,以“春色正东来”的动态描写,传递出春回大地的希望感。此联由静转动,既写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喻友人归途中的生机。颈联“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以“夫子”尊称拉近距离,“明时”凸显对当世的肯定,劝归中暗含激励,既体现对友人的关切,又折射诗人对仕途价值的认同,呼应唐代士人积极入世的传统。尾联“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以“秋赋”指代科举或考核,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性,“蒿莱”象征隐逸生活,直白劝诫中饱含对友人不应放弃理想的关切,暗含对现实机遇尚存希望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高、岑五言律只如说话,本极真、极老、极厚,后人效之,反州为就易之资,流为浅弱,使俗人堆枳者,益自夸示。

明钟惺《唐诗归》

# 前半归陆浑,后半下第。春正东来,人方东去,下第人胸中、眼中何以堪此,却一字不曾说出,令人思时得之。后半亦不正写,全用侧笔,灵活。

清屈复《唐诗成法》

# 笃厚之旨。似读韩文《送董召南序》。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此诗纯用慰勉,心和气乎。盛唐人身分,故不易到。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送颜韶(得飞字)》

下一篇:唐·岑参《夏初醴泉南楼送太康颜少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