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鸣淅沥":骤雨淅淅沥沥作响,
"飕飗谿谷寒":溪谷中凉风飕飕透着寒意。
"碧潭千馀尺":碧绿深潭千余尺,
"下见蛟龙蟠":仿佛可见潭下蛟龙盘伏。
"石门吞众流":石门仿佛吞噬众多水流,
"绝岸呀层峦":陡峭的崖壁与层层叠叠的山峰相对。
"幽趣倏万变":幽深的景致瞬息万变,奇幻无穷,
"奇观非一端":奇妙景观不止一种。
"偶逐干禄徒":偶然追逐求禄之人,
"十年皆小官":十年都只做小官。
"抱板寻旧圃":如今抱着官印回到旧时的田园,
"弊庐临迅湍":破旧房屋临近湍急水流。
"君子满清朝":如今清正的朝廷中充满了贤能的君子,
"小人思挂冠":我这样的小人物便想着辞官归隐。
"酿酒漉松子":酿着酒,过滤松子泡入酒中,
"引泉通竹竿":引来泉水,用竹管引水入厨。
"何必濯沧浪":何必像古人那样在沧浪水中洗涤,
"不能钓严滩":也不必像严子陵在严滩垂钓。
"此地可遗老":这个地方就可以终老,
"劝君来考槃":劝您也来此隐居。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 分段赏析
“骤雨鸣淅沥,飕飗溪谷寒。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诗人开篇描绘了一幅骤雨淅沥、溪谷生寒的画面,营造出清冷氛围。接着展现了深潭似有蛟龙蟠伏的神秘,石门吞噬众流的磅礴,绝岸与层峦对峙的险峻,突出此地幽趣变幻无穷,奇观层出不穷,为后文抒情做铺垫。“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诗人在此自述为追求功名利禄,奔波十年却只做小官。如今手持手板寻找旧时园圃,破旧的房屋临近湍急的水流,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失望与厌倦,自然引出下文归隐的想法。“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酿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诗人表明如今朝廷贤才济济,自己决定挂冠归隐,打算在旧庐以松子酿酒,用竹竿引泉。借用典故,言不必如古人般刻意追求高洁归隐,此地便是绝佳之处,诚挚地邀请友人一同来此归隐养老,享受闲适生活。
下一篇:唐·岑参《文公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