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fěng
liù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rén
jiān
chūn
dàng
dàng
zhàng
nuǎn
xiāng
yáng
yáng
fēi
guāng
rǎn
yōu
hóng
kuā
jiāo
lái
dòng
fáng
jīn
shé
tóng
zhú
luó
huā
chuáng
yǎn
zhú
chūn
míng
zuì
fěn
suí
lèi
huáng
wáng
xià
lái
zhǎo
míng
yuān
yāng
yān
zhī
cháng
chē
zhuǎn
xún
jiǔ
fāng
fēng
chuī
shuò
hán
shā
jīng
qín
zhé
yǐng
zhú
kōng
tiān
huà
qīng
jié
shǔ
shū
qiū
xìn
duàn
hēi
shuǐ
zhāo
jiāo
hún
cóng
huí
fēng
chù
xuán
xiāng
yuè
chén
sēn
sēn
biān
shì
tiān
jiào
zhàn
xiǎo
yún
jiē
xuè
rén
xié
hàn
jiàn
náng
jīn
guó
cán
jīn
yìn
zhòng
qiàng
qiàng
yāo
jiān
xún
xún
xiāng
mén
lǎo
zuó
shì
fēng
zǒu
qiǎn
shū
xūn
shuí
néng
fēn
fěn
qīng
mén
fàng
dàn
lián
kōng
jiāo
nián
jiā
zhuāng
ān
shàng
yáo
zǒu
quǎn
guī
lái
lái
zuò
pēng
gāo
qiān
jīn
liǎo
zhuàn
ròu
chēng
pán
sāo
shì
wèn
shuí
jiā
nǎi
lǎo
néng
pèi
dāo
西
shān
bái
gài
xià
xián
jùn
hán
xiāo
xiāo
xiǎo
xuàn
hán
bēi
tuán
shàn
fēng
qiū
liáng
jīng
hàn
diàn
殿
bān
shuāi
hóng
běn
niǎn
jiàn
kōng
gōng
yāo
jié
pèi
zhū
duàn
huī
dié
shēng
yīn
sōng
dié
fēi
hóng
fěn
tái
liǔ
sǎo
chuī
shēng
dào
shí
xuán
tíng
jiǔ
qiū
shuāi
cǎo
tiáo
sòng
fēng
zhuǎn
bēi
chí
bái
xiǎo
shuǐ
yàn
jié
xiāng
líng
yìng
qīng
zhào
fēng
méng
huā
mǎn
chūn
hūn
nòng
cháng
xiào
wéi
chóu
huā
luò
shì
shuāi
dào
jiù
wéi
xiāo
hún
nán
shān
zuò
bēi
qiào

译文

人间处处春光弥漫,帐内暖意融融,香气袅袅升腾。飞逝的春光浸染着幽艳的红花,美人带着娇柔之态步入洞房。舞席上绘着泥金勾勒的灵蛇图案,梧桐与翠竹环绕着雕花的卧床。醉眼迷蒙,追逐着春日暮色,粉妆随泪水滑落,脸色渐显枯黄。王子翻身下马,曲水池塘中鸳鸯啼鸣不绝。谁知道他内心如车轮辗转般焦虑,一夜之间思绪已巡遍九州四方。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酷寒袭来,风沙呼啸,惊动秦地的树木,使其枝干断裂。舞动的身影追逐着空旷的天宇,画鼓的余音仍透着清越的节奏。秋日里,来自蜀地的书信断绝,黑水河的晨波呜咽,仿佛在低泣。娇美的魂魄随着回旋的狂风飘荡,亡故之处,唯有故乡的明月高悬。胡马奔腾,扬起杂乱的尘雾,边疆士兵的戟戈林立,森严可怖。上天似乎默许胡马开战,破晓的云霞都染成了血色。妇人带领着汉家士兵,箭袋中收束起女子的头巾。她不惭愧于金印的沉重,即便步履踉跄,仍奋力挎着弓袋。温和恭谨的乡里老翁,昨夜也在战场上试剑迎敌。策马疾驰去传递战功文书,此刻谁还能分清(男女)粉墨妆容的区别。从长安青门外出弹射取乐,马的颜色与空旷的郊野连成一片。马鞍上镶嵌的玉饰摇晃生辉,这曾是何年帝王家的宝物。出去遛狗归来,围坐在一起烹煮羔羊。千金也不足以支付一餐饮食,盘中的狢肉竟被称作美味(实则粗劣)。试问这些纨绔子弟,谁到年老还能真正佩刀。西山的白幡之下,贤能俊才却在寒风中潦倒失意。清晨的菊花沾着寒露,仿佛在悲叹团扇被秋风弃置的命运。秋凉之气掠过汉宫殿堂,班婕妤般的女子对着凋零的红花哭泣。原本没有推让辇车的心意,怎能料到会进入空寂的宫殿。腰间的佩珠断裂散落,阴湿的松林里,灰蝶(如魂魄)翩然飞舞。蝴蝶在涂着红粉的亭台飞舞,柳枝拂过吹笙奏乐的道路。连续多日门户庭前悬彩,虽值深秋,却不见衰草。调理歌声随风流转,酒杯般的小池中,白鱼游动。水畔宴席上切割着肥美的鱼肉,菱叶倒映在青色的帷帐上。繁盛的梨花漫天飘落,春日黄昏里,有人长啸抒怀。只知道为花落而愁苦,却不明白世道衰败已悄然降临。抚摸旧物只觉黯然神伤,独坐南山,悲叹山势陡峭。

逐句剖析

"人间春荡荡":人间处处春光弥漫,

"帐暖香扬扬":帐内暖意融融,香气袅袅升腾。

"飞光染幽红":飞逝的春光浸染着幽艳的红花,

"夸娇来洞房":美人带着娇柔之态步入洞房。

"舞席泥金蛇":舞席上绘着泥金勾勒的灵蛇图案,

# 泥金蛇:金粉描绘的龙蛇图案。,舞席:舞蹈时铺在地上的席子。

"桐竹罗花床":梧桐与翠竹环绕着雕花的卧床。

# 桐竹: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类,竹指箫笛类。

"眼逐春瞑醉":醉眼迷蒙,追逐着春日暮色,

"粉随泪色黄":粉妆随泪水滑落,脸色渐显枯黄。

"王子下马来":王子翻身下马,

# 王子:泛指贵公子。

"曲沼鸣鸳鸯":曲水池塘中鸳鸯啼鸣不绝。

# 曲沼:曲折迂回的池塘。

"焉知肠车转":谁知道他内心如车轮辗转般焦虑,

"一夕巡九方":一夜之间思绪已巡遍九州四方。

"苦风吹朔寒":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酷寒袭来,风沙呼啸,

"沙惊秦木折":惊动秦地的树木,使其枝干断裂。

"舞影逐空天":舞动的身影追逐着空旷的天宇,

"画鼓余清节":画鼓的余音仍透着清越的节奏。

"蜀书秋信断":秋日里,来自蜀地的书信断绝,

"黑水朝波咽":黑水河的晨波呜咽,仿佛在低泣。

"娇魂从回风":娇美的魂魄随着回旋的狂风飘荡,

"死处悬乡月":亡故之处,唯有故乡的明月高悬。

"杂杂胡马尘":胡马奔腾,扬起杂乱的尘雾,

"森森边士戟":边疆士兵的戟戈林立,森严可怖。

"天教胡马战":上天似乎默许胡马开战,

"晓云皆血色":破晓的云霞都染成了血色。

"妇人携汉卒":妇人带领着汉家士兵,

"箭箙囊巾帼":箭袋中收束起女子的头巾。

"不惭金印重":她不惭愧于金印的沉重,

"踉跄腰鞬力":即便步履踉跄,仍奋力挎着弓袋。

"恂恂乡门老":温和恭谨的乡里老翁,

"昨夜试锋镝":昨夜也在战场上试剑迎敌。

"走马遣书勋":策马疾驰去传递战功文书,

"谁能分粉墨":此刻谁还能分清(男女)粉墨妆容的区别。

"青门放弹去":从长安青门外出弹射取乐,

# 青门:一作鸟,又作马。

"马色连空郊":马的颜色与空旷的郊野连成一片。

"何年帝家物":马鞍上镶嵌的玉饰摇晃生辉,

"玉装鞍上摇":这曾是何年帝王家的宝物。

"去去走犬归":出去遛狗归来,

"来来坐烹羔":围坐在一起烹煮羔羊。

"千金不了馔":千金也不足以支付一餐饮食,

"貉肉称盘臊":盘中的狢肉竟被称作美味(实则粗劣)。

# 貉:一作格。

"试问谁家子":试问这些纨绔子弟,

"乃老能佩刀":谁到年老还能真正佩刀。

# 乃老:一作“乃云”。

"西山白盖下":西山的白幡之下,

"贤俊寒萧萧":贤能俊才却在寒风中潦倒失意。

"晓菊泫寒露":清晨的菊花沾着寒露,

# 泫:一作“泣”。

"似悲团扇风":仿佛在悲叹团扇被秋风弃置的命运。

"秋凉经汉殿":秋凉之气掠过汉宫殿堂,

"班子泣衰红":班婕妤般的女子对着凋零的红花哭泣。

"本无辞辇意":原本没有推让辇车的心意,

"岂见入空宫":怎能料到会进入空寂的宫殿。

"腰衱佩珠断":腰间的佩珠断裂散落,

"灰蝶生阴松":阴湿的松林里,灰蝶(如魂魄)翩然飞舞。

"蝶飞红粉台":蝴蝶在涂着红粉的亭台飞舞,

# 蝶:一作蜂。

"柳扫吹笙道":柳枝拂过吹笙奏乐的道路。

"十日悬户庭":连续多日门户庭前悬彩,

"九秋无衰草":虽值深秋,却不见衰草。

# 衰草:一作“素草”。

"调歌送风转":调理歌声随风流转,

"杯池白鱼小":酒杯般的小池中,白鱼游动。

"水宴截香腴":水畔宴席上切割着肥美的鱼肉,

"菱科映青罩":菱叶倒映在青色的帷帐上。

"䒠蒙梨花满":繁盛的梨花漫天飘落,

# 蒙:一作茸。

"春昏弄长啸":春日黄昏里,有人长啸抒怀。

# 长啸:一作“长笑”。

"唯愁苦花落":只知道为花落而愁苦,

"不悟世衰到":却不明白世道衰败已悄然降临。

"抚旧唯销魂":抚摸旧物只觉黯然神伤,

# 销:一作伤。

"南山坐悲峭":独坐南山,悲叹山势陡峭。

# 悲峭:一作“悲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讽六首》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组古体诗。这组诗共六首,以生死荣枯为主题,通过边塞的艰苦寒冷和宫廷的奢侈生活等场景,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社会动荡的局面。诗中“沙惊秦木折”“血云映战马”等句子,暗指战争的残酷;“千金不了馔”等描写,则揭露了权贵阶层的腐化生活。作品在形式上借鉴了乐府诗,同时融入了一些想象,比如“蝶化阴松”“娇魂回风”等带有神秘色彩的意象。通过描绘春日奢靡、边塞战乱、宫廷悲凉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感讽六首》是中唐诗人李贺写的一组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初。当时李贺家道中落,仕途也不顺利,他通过这些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人间春荡荡”用“荡荡”二字写出春日的开阔与蓬勃,“帐暖香扬扬”则以“暖”“香”二字勾勒出帐中温馨的氛围,两个叠词增强了画面的鲜活感。接着“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转向具体场景,暗含对美好情境的聚焦。“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描写宴饮或居处的装饰,泥金纹饰如蛇形蜿蜒,桐树、竹丛间罗列着缀满鲜花的花床,细节中透出精致与奢华;“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笔锋微转,“眼逐春瞑醉”写目光随暮色沉醉于春光,“粉随泪色黄”则以脂粉混着泪水的泛黄痕迹,暗示场景中隐含的哀戚,热闹与感伤在此交织。后四句由景及人,情感更显深沉:“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写“王子”,弯曲的池塘里鸳鸯鸣叫,以“鸳鸯”的传统意象暗喻两情相悦,画面温馨;末两句“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突然转折,“肠车转”以“车转”比喻内心的翻涌难安,“一夕巡九方”则写一夜之间思绪遍历四方,将表面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烦乱形成强烈对比,余韵悠长。第二首诗“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开篇用“苦风”“朔寒”直陈边地的苦寒,“吹”“惊”二字强化了环境的恶劣,北风凛冽如刀割,风沙席卷而来,连秦地的树木都被吹折。这两句以简练的笔触,为全诗铺就了萧瑟、动荡的基调。“舞影逐空天,画鼓余清节”,“舞影”或许指戍边士兵的歌舞,却“逐空天”般空荡,无人欣赏;“画鼓”本是军中助兴之物,此时只剩“余清节”,鼓声渐弱,余韵孤寂。热闹与冷清的对比,暗含戍边生活的单调与孤寂。“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由景及情。“蜀书”代指家乡的书信,“秋信断”说明战乱或距离阻断了与亲人的联系;“黑水”滚滚流淌,却似在“呜咽”,以流水拟人,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声的哀鸣,传递出对归期无着的焦虑与悲怆。“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娇魂”或指思念的亲人,或指戍边者的魂魄,随“回风”漂泊无依;“死处悬乡月”更显凄凉,即便身死他乡,那轮故乡的月亮仍悬在心头,生死相隔,乡愁不灭。第三首诗“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两句,用叠字“杂杂”“森森”勾勒出边境战场的紧张氛围,胡马扬起的尘土纷乱翻涌,士兵手中的戟戈密集林立,画面感极强,让人未闻战声先觉战势之迫。“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激烈,“天教”二字暗含宿命般的残酷,清晨的云霭被染成血色,既是实写战场厮杀后的景象,也隐喻战争的血腥与惨烈。中间四句转向人物刻画:“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写一位女性带着士兵,箭袋中装着武器,连头巾都裹得严实,可见其干练;“不惭金印重,踉蹡腰鞬力”则突出她的担当,虽身负象征军功的金印显得沉重,却仍脚步稳健、腰佩弓袋有力,展现出不输男儿的坚韧。这几句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勇敢坚毅的女性战士形象。后四句转向另一位人物:“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写平日谦逊温和的乡野老人,昨夜竟试剑搏击,前后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则以“走马送捷报”的动作,表现老人的果敢与功绩,末句“谁能分粉墨”似在感慨:历经战事,又有谁能分辨表面的虚饰与真实的功绩?第四首诗“青门放弹去,马色连空郊”中“放弹”指放鹰或弹射禽鸟,“马色连空郊”用简洁笔触勾勒出马群奔驰、色彩与空旷郊野交融的画面,营造出狩猎活动的开阔感。“何年帝家物,玉装鞍上摇”转向对马具的特写,“帝家物”暗指华贵出身,“玉装鞍”的摇晃细节,既写出鞍具的精致,也隐约透出对这种奢华之物归属的疑问。中间四句“去去走犬归,来来坐烹羔。千金不了馔,貉肉称盘臊”转向狩猎后的生活场景。“去去”“来来”的叠词使用,强化了犬只往返的动态;“坐烹羔”“千金馔”“貉肉臊”则描绘了宴饮的铺张,花费千金却以普通兽肉为菜,形成“奢华表象”与“实际粗陋”的对比,暗含对虚浮生活的讽刺。后四句“试问谁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由场景转向人物。“试问谁家子”以疑问引出对“老者佩刀”者的关注,或暗指其身份特殊;末两句“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笔锋一转,写西山白盖之下,贤能之士却处境清冷。与前文狩猎宴饮的喧嚣形成对照,隐约传递出对权贵奢靡、贤才落寞的社会现实的感慨。第五首诗“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以景起兴。“晓菊”沾着寒露,似在为“团扇风”而悲,这里暗用汉班婕妤《怨歌行》中“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的典故,团扇常被用来比喻女子被弃的命运。菊花上的露珠被赋予“悲”的情绪,既是景物的拟人化,也暗示了全诗的哀婉基调。“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转向具体场景。“秋凉”点明季节的萧瑟,“汉殿”借汉代宫殿代指宫廷,“班子”指宫中女子。秋风吹过空荡的宫殿,残花飘落,宫人见此更觉哀伤,连衰败的花朵都似在哭泣。这里的“泣”既是花之泣,更是人之泣,景与情交融,强化了凄凉之感。“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直抒胸臆。“辇”是帝王的车驾,“辞辇”指主动离开君王。宫人直言自己本无离开之意,却为何最终进了空宫?看似疑问,实则控诉命运的无常与君王的薄情,将失宠的委屈与不甘推向高潮。“腰衱佩珠断,灰蝶生阴松”以细节结尾。“腰衱”是宫人的服饰,“佩珠”本是恩宠的象征,如今“断”落,暗示身份的失势;“灰蝶”在阴松间飞舞,画面阴郁,更添衰败之气。这两句通过服饰的残破与环境的不祥,将宫人被遗弃后的孤寂与凄凉推向极致。第六首诗前四句“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先描绘了一幅明丽的春日图景,蝴蝶(或蜜蜂)在装饰华美的楼台上飞舞,柳枝轻扫过飘着笙乐的小径;庭院中美好景象仿佛持续多日,连秋日的衰草都不见踪影。这里用“蝶飞”“柳扫”“无衰草”等细节,勾勒出生机盎然的画面,“十日悬”“九秋无”则以时间的延续感,强化了当下美好时光的珍贵。中间四句“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转向宴饮场景:歌声随微风轻转,小池里白鱼游弋;水边宴席上采摘着香气浓郁的食物,菱叶在青色的笼罩下若隐若现。“调歌”“杯池”“水宴”等词,将动态的歌声与静态的池鱼、菱叶结合,画面鲜活生动,透露出宴饮时的闲适与雅致。接下来两句“䒠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转向暮春景象:茂盛的梨花铺满枝头,暮春时分有人引吭长啸。“䒠蒙”形容梨花的繁密,“春昏”点明时间,“弄长啸”则以声音打破静谧,为后文情感转折做铺垫。最后四句“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情感急转直下:原本欣赏春光的人,此刻只愁花会凋零;沉浸在美好中的人,尚未察觉世态已渐趋衰败。回忆往事更觉心碎,只能独自面对南山,悲叹不已。这里“愁苦花落”与“世衰到”形成对比,由景及情,将个人伤春之感升华为对世事的隐忧,“抚旧”“销魂”“悲峭”等词,更强化了深沉的哀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五月》

下一篇:唐·李贺《夜来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