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ēi
zhī
zài
cháo
tóng
xiū
tuì
退
zhī
xīn
dài
jīn
shí
nián
lún
luò
lǎo
zhuī
xún
qián
yuē
qiě
jié
hò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wǎng
wéi
shǐ
tiǎn
shí
jiē
féng
shèng
míng
dài
dēng
qīng
jìn
wéi
pèi
xiù
wéi
cóng
róng
xiāng
yān
xià
tóng
shì
bái
chí
zhāo
jiàn
chǒng
zhě
jiàn
ān
zhě
wēi
fēn
fēn
tuì
退
zhě
xiāng
lìng
rén
bēi
huàn
qíng
jūn
zǎo
yàn
shì
shì
shēn
zhī
cháng
róng
xiǎn
yuē
lín
quán
kuàng
jīn
liú
luò
shēn
bìng
chǐ
齿
shuāi
zuò
yún
xié
shǒu
zhī
dài
jūn
jià
hòu
guān
mǎn
shí
shāo
ròu
lèi
yǒu
qiáo
suì
wǎn
qīng
shān
bái
shǒu
tóng
guī

译文

从前你担任御史,我愧居拾遗之职。我们都赶上了圣明的时代,一同在清贵而亲近帝王的部门任职。我佩戴着玉饰,你穿着绣袍。在缭绕的香烟下举止从容,一同在宫殿的台阶旁侍奉帝王。早上还看见受宠的人遭受屈辱,傍晚又见到安稳的人陷入危险。众多官员中没有几个退隐的,彼此对视,令人悲叹。你早就厌倦了官场之情,我对世间之事也有深刻的认知。常常在荣华显达之时,我们就已经约定了归隐山林的日期。何况如今我们各自漂泊,身体有病,牙齿头发都已衰老。如果不做归隐山林的打算,我们携手又能前往何处呢。等你的女儿出嫁之后,到我任期满的时候。稍稍没有了亲人的拖累,也大致有了隐居生活的钱财。在晚年时,我们沿着青山间的小路,期望能一同白头归隐。

逐句剖析

"往子为御史":从前你担任御史,

"伊余忝拾遗":我愧居拾遗之职。

# 忝:谦词,意为“愧怍”。

"皆逢盛明代":我们都赶上了圣明的时代,

"俱登清近司":一同在清贵而亲近帝王的部门任职。

# 清近司:清贵而亲近于皇上的官署。

"予系玉为佩":我佩戴着玉饰,

# 玉为佩:唐制,五品下官员佩玉。

"子曳绣为衣":你穿着绣袍。

# 绣为衣:指御史的朝服。

"从容香烟下":在缭绕的香烟下举止从容,

"同侍白玉墀":一同在宫殿的台阶旁侍奉帝王。

# 白玉墀:即白玉台,是传话中天帝所居之处,此指皇宫。

"朝见宠者辱":早上还看见受宠的人遭受屈辱,

# 宠者辱:被宠的人又遭侮辱。

"暮见安者危":傍晚又见到安稳的人陷入危险。

# 安者危:本为安然无事的官员遇到了危难。

"纷纷无退者":众多官员中没有几个退隐的,

# 无退者:没有休退的人。

"相顾令人悲":彼此对视,令人悲叹。

# 相顾:看着这班人。相:指代性副词,指官场中人。

"宦情君早厌":你早就厌倦了官场之情,

# 厌:厌恶。,宦情:为官的情况。

"世事我深知":我对世间之事也有深刻的认知。

"常于荣显日":常常在荣华显达之时,

# 荣显:荣耀显赫的时候。

"已约林泉期":我们就已经约定了归隐山林的日期。

# 林泉期:归隐山林的日子。

"况今各流落":何况如今我们各自漂泊,

# 况今各流落:此时,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先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外任通州司马。

"身病齿发衰":身体有病,牙齿头发都已衰老。

# 身病齿发衰:作者自谓病体衰弱、齿豁发白。

"不作卧云计":如果不做归隐山林的打算,

# 卧云计:喻指归隐的打算。

"携手欲何之":我们携手又能前往何处呢。

"待君女嫁后":等你的女儿出嫁之后,

# 女嫁后:指元稹之女出嫁之后。

"及我官满时":到我任期满的时候。

# 官满时:任官期满之时。

"稍无骨肉累":稍稍没有了亲人的拖累,

"粗有渔樵资":也大致有了隐居生活的钱财。

# 渔樵资:指归隐后的生活资用。

"岁晚青山路":在晚年时,我们沿着青山间的小路,

# 青山路:指归隐之路。,岁晚:指晚年。

"白首期同归":期望能一同白头归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大追寻前约且结后期》为唐代白居易所作之诗。诗中回忆往昔与元稹在朝时共怀退隐之心,如今历经十年沦落,约定待元稹女儿出嫁、自己任期满后,摆脱家庭束缚,凭借些许积蓄过上渔樵生活。全诗以质朴语言叙事,体现二人深厚友情,也表达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叙事抒情:以直白的语言叙述曾经与元稹同在朝廷时共有的休退心愿,以及如今追寻旧约的情况,在叙事中自然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盼。虚实结合:往昔在朝的经历与当下的沦落是实写,而未来“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的归隐生活是虚写,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对比:诗中将昔日在朝为官时的荣显场景,如“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与如今两人各自身处流落、身病齿衰的境况作对比,凸显出世事的变迁。直抒胸臆:“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等句,直接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世事的深刻认知,情感真挚。

2. 分段赏析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这部分追忆往昔,诗人白居易提及友人担任御史,自己忝居拾遗之职,二人幸遇盛世,同处清贵亲近的官职。“系玉为佩”“曳绣为衣”通过服饰细节,生动展现出他们当年在朝堂上的风采与荣耀,渲染出一种庄重而显赫的氛围。“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笔锋一转,描述了官场的风云变幻,早上还受宠的人傍晚便遭受屈辱,看似安稳之人顷刻间陷入危机。“朝”“暮”的时间对比,强化了官场的无常。而众多官员纷纷追逐权势,没有退隐之意,诗人与友人相互对视,心中满是悲哀,侧面反映出官场的贪恋与浑浊。“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此段直接抒发二人对官场的态度。友人早已厌倦官场情事,诗人也深知世事无常。在仕途最为荣耀显赫之时,他们便已相约未来退隐山林、寄情泉石。这种在盛时就萌生的退意,体现出二人对官场本质的清醒认知和对宁静自然生活的追求。“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回到现实情境,如今二人各自流落他乡,身体多病,牙齿头发渐衰。在这样的境况下,更坚定了归隐的想法。反问“携手欲何之”,强调归隐是他们当下的必然选择,也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迫切渴望。“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详细规划未来归隐的时间和条件,等友人女儿出嫁、自己任期满后,摆脱家庭牵挂且有基本生活保障时,二人便在晚年携手同归青山,共度余生。此段充满温情与期待,展现了对未来闲适归隐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加深了二人之间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问刘白》

下一篇:唐·白居易《登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