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sān
shí
èr
tóng
fǎng
访
yuán
ji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mèng
guī
cháng
ān
jiàn
qīn
yǒu
sǔn
zhī
zài
zuǒ
shùn
zhī
zài
yòu
yún
shì
èr
yuè
tiān
chūn
fēng
chū
xié
shǒu
tóng
guò
jìng
ān
xià
xún
yuán
jiǔ
yuán
jiǔ
zhèng
zuò
jiàn
xiào
kāi
kǒu
hái
zhǐ
西
yuàn
huā
nǎi
kāi
běi
tíng
jiǔ
yán
yǒu
shì
huān
nán
jiǔ
shén
é
qǐng
jiān
shén
qiàn
shēn
hòu
jué
lái
zài
qiú
suǒ
suǒ
yǒu
cán
dēng
yǐng
shǎn
qiáng
xié
yuè
guāng
chuān
穿
yǒu
tiān
míng
西
běi
wàng
wàn
jūn
zhī
fǒu
lǎo
jiàn
chí
chú
sāo
bái
shǒu

译文

夜里做梦回到了长安,见到了我从前的亲朋好友。李损之在我的左边,庾顺之在我的右边。梦中说是二月的天气,春风吹拂,我们手牵手一起漫步。一同经过靖安里,下马后便去寻找元九。元九正独自坐着,看见我后笑着张开了口。他还指着西院的花朵,又让人在北亭摆上酒席。大家像是说着各自有要忙的事,似乎在惋惜这欢乐时光难以长久。精神相聚只是片刻之间,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后便又分开了。精神相聚只是片刻之间,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后便又分开了,醒来后我还怀疑你们就在身边,四处寻找却什么也没有。残留的灯光在墙上闪烁,斜斜的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斜斜的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天亮后我朝着西北方向望去,远在万里之外的你可知道我的思念?我们都已老去,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我徘徊犹豫,无奈地挠着满头白发。

逐句剖析

"夜梦归长安":夜里做梦回到了长安,

"见我故亲友":见到了我从前的亲朋好友。

"损之在我左":李损之在我的左边,

# 损之:李宗闵之字。

"顺之在我右":庾顺之在我的右边。

# 顺之:李宗闵之字。

"云是二月天":梦中说是二月的天气,

"春风出携手":春风吹拂,我们手牵手一起漫步。

"同过靖安里":一同经过靖安里,

# 靖安里:长安里坊名。在朱雀门街东第二街。元稹居此。

"下马寻元九":下马后便去寻找元九。

"元九正独坐":元九正独自坐着,

"见我笑开口":看见我后笑着张开了口。

"还指西院花":他还指着西院的花朵,

"乃开北亭酒":又让人在北亭摆上酒席。

"如言各有故":大家像是说着各自有要忙的事,

"似惜欢难久":似乎在惋惜这欢乐时光难以长久。

"神合俄顷间":精神相聚只是片刻之间,

# 神合:指梦中相会。

"神离欠申后":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后便又分开了。

"觉来疑在侧":精神相聚只是片刻之间,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后便又分开了,

"求索无所有":醒来后我还怀疑你们就在身边,四处寻找却什么也没有。

"残灯影闪墙":残留的灯光在墙上闪烁,斜斜的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

"斜月光穿牖":斜斜的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

"天明西北望":天亮后我朝着西北方向望去,

"万里君知否":远在万里之外的你可知道我的思念?

"老去无见期":我们都已老去,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踟蹰搔白首":我徘徊犹豫,无奈地挠着满头白发。

# 踟蹰:来回走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以梦为纽带抒发对故友的思念。诗中先描绘梦中回长安,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相聚时的欢乐场景,接着笔锋一转,写梦醒后的失落,通过虚实结合与借景抒情,展现对友人的牵挂。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尽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诗的前半部分细致描绘夜梦回到长安与亲友相聚的情景,从与李七、庾三十二携手同行,到下马寻访元九,再到一同赏花饮酒,此为梦境,是虚写。后半部分写诗人从梦中醒来,面对残灯、斜月,回到现实,此为实写。通过虚实结合,将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对比,强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细节描写:梦中“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对元九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刻画,一个“笑”字生动展现出好友重逢的喜悦,“指花”“开酒”等动作,描绘出相聚时的欢快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而“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则刻画了梦醒瞬间,诗人下意识寻找友人的动作细节,真实地体现出其恍惚与失落。正衬:“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描绘了梦醒后残灯闪烁、斜月穿窗的凄凉之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在天亮时诗人朝西北方向远望,借景抒发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元九的思念,将深沉的情感融入到这一情景之中。

2. 分段赏析

前八句:入梦相聚,欢快温馨“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诗人开篇点明在夜晚的梦境中回到长安,与李损之(李七)、庾顺之(庾三十二)两位老友重逢,在美好的二月天,春风轻拂,他们携手同行,一同前往靖安里寻访元九(元稹)。这几句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充满温情与欢乐的相聚画面,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内心对与挚友重聚的渴望与欣喜,为下文进一步描述相聚场景做铺垫。中间六句:梦中宴饮,乐中含忧“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描绘出元九见到他们时的欣喜神态,笑着迎接,随后指引众人欣赏西院花朵,又在北亭摆酒设宴。然而,在欢乐之际,大家似乎都在诉说着各自的事务,流露出对这欢乐时光难以长久的惋惜。这几句细腻刻画了相聚时的宴饮情景,“笑开口”展现重逢的喜悦,而“似惜欢难久”则转折,暗示出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现实中聚少离多的无奈,使情感更加复杂深沉。末尾十句梦醒孤寂,思念悠长“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从梦境回到现实,诗人瞬间从欢乐的相聚跌入孤寂之中,醒来后下意识地以为友人还在身边,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此时,残灯闪烁、斜月穿窗,更添凄凉。天亮后,诗人朝着西北方向遥望,牵挂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元九,感慨岁月流逝,与友人相见无期,只能满心惆怅地挠着白发。这部分通过梦醒后的动作、环境描写,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未来难见的哀伤等情感层层递进地抒发出来,感人至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有感三首 其三》

下一篇:唐·白居易《吟四虽 杂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