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zǎo
qiū
chū
yīn
shí
shì
jiān
zhè
dōng
shì
lá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chūn
zǎo
qiū
chū
zhòu
cháng
lián
tiān
hǎo
nián
guāng
fēng
dòng
lián
wéi
nuǎn
qīng
wēi
níng
zhěn
diàn
liáng
chuāng
xià
xiǎo
mián
chū
jiǎn
bèi
chí
biān
wǎn
zuò
zhà
chuáng
xián
cóng
huì
cǎo
qīn
jiē
绿
jìng
rèn
huái
huā
mǎn
huáng
guǎn
xián
wén
hòu
yuàn
yùn
dēng
huǒ
yìng
shēn
fáng
shí
xīn
jǐng
rén
bié
yáo
duō
qíng
shì
láng

译文

早春和初秋的时候,白天和夜晚的时长正发生变化,相对比较漫长,可爱的是这时候天气宜人,正是美好的时光。温和的微风轻轻吹动帘幕帷帐,让人感受到阵阵暖意,清晨,微微凝结的露水,使得枕席透着丝丝凉意。清晨在窗下睡醒,开始慢慢减少身上盖的被子,傍晚在池塘边闲坐,忽然挪动坐榻。悠闲地看着蕙草蔓延,将台阶染成一片绿色,静静地任凭那槐花飘落,把地面铺成金黄。在后院传来演奏乐曲的管弦之声,映照在深房里的是熨烫衣服时的灯火光芒。四季中这些新鲜的景致,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此时我在远方,不禁想起了重情重义的李侍郎。

逐句剖析

"春早秋初昼夜长":早春和初秋的时候,白天和夜晚的时长正发生变化,相对比较漫长,

"可怜天气好年光":可爱的是这时候天气宜人,正是美好的时光。

"和风细动帘帷暖":温和的微风轻轻吹动帘幕帷帐,让人感受到阵阵暖意,

"清露微凝枕簟凉":清晨,微微凝结的露水,使得枕席透着丝丝凉意。

"窗下晓眠初减被":清晨在窗下睡醒,开始慢慢减少身上盖的被子,

"池边晚坐乍移床":傍晚在池塘边闲坐,忽然挪动坐榻。

"闲从蕙草侵阶绿":悠闲地看着蕙草蔓延,将台阶染成一片绿色,

"静任槐花满地黄":静静地任凭那槐花飘落,把地面铺成金黄。

"理曲管弦闻后院":在后院传来演奏乐曲的管弦之声,

"熨衣灯火映深房":映照在深房里的是熨烫衣服时的灯火光芒。

"四时新景何人别":四季中这些新鲜的景致,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 景:一作“境”。

"遥忆多情李侍郎":此时我在远方,不禁想起了重情重义的李侍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排律。诗中描绘了春早秋初时节的宜人景象与诗人的日常生活。从内容上,诗人先总写对这一时节的喜爱,随后通过细腻笔触,展现和风、清露、晓眠、晚坐等生活片段,以及蕙草侵阶、槐花满地、后院管弦、深房灯火等场景,呈现出闲适宁静的生活氛围。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不仅传达出对美好时节和惬意生活的喜爱,也在结尾处借景抒情,遥忆友人李侍郎,抒发了真挚的友情。整首诗语言自然明快,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白居易诗歌质朴晓畅、情真意切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多处描绘景色,如“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通过写温暖的风和微凝的清露,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抒发诗人对春早秋初时节的喜爱,以及悠闲惬意的心境;“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借蕙草绿、槐花落的景色,传递出宁静闲适之感。细节描写:“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对早晨起床减被、傍晚在池边移床而坐这些生活细节进行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顺应时节变化的日常起居,使诗歌充满生活气息。

2. 分段赏析

“春早秋初昼夜长,可怜天气好年光”开篇点明时间为春早秋初,此时昼夜时长正发生变化。“可怜”在古意中是“可爱”之意,诗人直接表达出对这一时节天气和美好时光的喜爱,奠定了全诗明快愉悦的感情基调,也引发读者对美好时节的想象。“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从触觉角度细腻描绘环境。微风轻拂,让帘帷轻轻晃动,带来温暖之感;清晨,微微凝结的露珠,使得枕席透着丝丝凉意。一暖一凉,既写出了时节交替时气候的微妙变化,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展现出诗人惬意的生活状态。“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聚焦于诗人的日常起居细节。清晨在窗下睡醒,开始减少被子;傍晚在池边闲坐,突然挪动坐榻。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生动展现出诗人顺应时节变化的生活场景,凸显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诗人将目光投向庭院景色。任由蕙草随意生长,侵占台阶,呈现出一片绿意;安静地看着槐花飘落,铺满地面。“闲”“静”二字,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享受这种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先是描写后院传来的管弦乐曲声,以及深房中映照出的熨衣灯火,展现出生活的丰富与温馨。接着笔锋一转,感慨四季新景各有不同,而此时自己不禁遥忆起友人李侍郎。以景衬情,借眼前美好景致,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情感真挚而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酬张十八访宿见赠(自此后诗为赞善大夫时所作)》

下一篇:唐·白居易《寒闺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