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zhōu
mín
·
·
měi
chén
míng
zh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dào
zhōu
mín
duō
zhū
cháng
zhě
guò
sān
chǐ
shì
zuò
ǎi
nián
jìn
sòng
hào
wéi
dào
zhōu
rèn
gòng
rèn
gòng
nìng
ruò
wén
shǐ
使
rén
shēng
bié
lǎo
wēng
sūn
ér
yáng
chéng
lái
shǒu
jùn
jìn
ǎi
pín
zhào
wèn
chéng
yún
chén
àn
liù
diǎn
shū
rèn
gòng
yǒu
gòng
dào
zhōu
shuǐ
suǒ
shēng
zhě
zhǐ
yǒu
ǎi
mín
ǎi
jūn
gǎn
shū
xià
suì
gòng
ǎi
dào
zhōu
mín
lǎo
zhě
yòu
zhě
xīn
xīn
xiōng
shǐ
xiāng
bǎo
cóng
zuò
liáng
rén
shēn
dào
zhōu
mín
mín
dào
jīn
shòu
shuō
shǐ
使
jūn
xiān
xià
lèi
réng
kǒng
ér
sūn
wàng
shǐ
使
jūn
shēng
nán
duō
yáng
wéi

译文

道州人,多数身材矮小,长得高的也不过三尺多。他们被买来当作矮奴年年进贡给朝廷,称作是道州进的土贡。任土作贡,难道能这样把人当贡品。难道没有听说他们与亲人活活拆散,老人为孙子、母亲为孩子哭泣。自从阳城来做道州刺史,他拒绝进贡矮奴,尽管朝廷频频下诏书问询。他说:我按照《六典》办事,依据土地情况,有的东西进贡,没有的就不进贡。在道州这个地方所生长的,只有矮人,没有矮奴。皇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他颁下加盖玉玺的诏书,每年进贡矮奴的政策全部废除。道州的人,老人和年轻人是多么快乐啊。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从此相处在一起,从此他们过着良民的自由生活。道州人,到现在还受着他的恩赐,一旦说起阳城就先掉下眼泪。还怕子孙们忘记了阳城,生下男孩,大多用“阳”字作名字。

逐句剖析

"道州民":道州人,

# 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

"多侏儒":多数身材矮小,

# 侏儒:身材短小的人。

"长者不过三尺余":长得高的也不过三尺多。

# 长者:身材高的人。

"市作矮奴年进送":他们被买来当作矮奴年年进贡给朝廷,

# 进送:进贡。一作“进奉”。,市:买。

"号为道州任土贡":称作是道州进的土贡。

# 任土贡:即任土作贡,根据土地肥沃程度和所生产的东西,制定贡赋的多少。,号为:称作。

"任土贡":任土作贡,

"宁若斯":难道能这样把人当贡品。

"不闻使人生别离":难道没有听说他们与亲人活活拆散,

"老翁哭孙母哭儿":老人为孙子、母亲为孩子哭泣。

"一自阳城来守郡":自从阳城来做道州刺史,

# 守郡:管理道州,也就是做道州刺史。,阳城:阳城(753—805),字亢宗,陕州夏县人,精通经史,擅长诗文。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中进士,官拜左谏议大夫,贞元五年(789年)贬为道州刺史,深得民心。,一自:自从。

"不进矮奴频诏问":他拒绝进贡矮奴,尽管朝廷频频下诏书问询。

# 诏: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频:屡次,多次。

"城云臣按六典书":他说:我按照《六典》办事,

# 六典书:指《唐六典》,唐玄宗写,李林甫注,共三十卷。

"任土贡有不贡无":依据土地情况,有的东西进贡,没有的就不进贡。

"道州水土所生者":在道州这个地方所生长的,

"只有矮民无矮奴":只有矮人,没有矮奴。

"吾君感悟玺书下":皇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他颁下加盖玉玺的诏书,

# 玺书:即皇帝的诏书,因加盖玉玺,故名。

"岁贡矮奴宜悉罢":每年进贡矮奴的政策全部废除。

# 罢:免去,解除。,悉:全部。

"道州民":道州的人,

"老者幼者何欣欣":老人和年轻人是多么快乐啊。

"父兄子弟始相保":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从此相处在一起,

"从此得作良人身":从此他们过着良民的自由生活。

# 良人:良民,一般百姓,不属于奴隶之列。

"道州民":道州人,

"民到于今受其赐":到现在还受着他的恩赐,

# 民到于今受其赐:借用《论语·宪问》中孔子称赞管仲的成语。

"欲说使君先下泪":一旦说起阳城就先掉下眼泪。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阳城。

"仍恐儿孙忘使君":还怕子孙们忘记了阳城,

# 仍恐:仍旧害怕。

"生男多以阳为字":生下男孩,大多用“阳”字作名字。

# 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道州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是其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之一,属乐府诗。诗中,先描绘出道州百姓因水土缘故身材矮小,却被地方官当作“土贡”进献,致使无数家庭上演“生别离”的人间惨象。随后叙述阳城出任道州刺史,敢于为民请命,打破进贡“矮奴”的惯例。最终展现道州人民摆脱苦难后的欢乐,以及对阳城发自肺腑的感激。全诗借道州废除进贡“矮奴”恶例的事件,歌颂了阳城为民请命的高尚精神,也赞美唐德宗能接受意见,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道州民》出自白居易的组诗《新乐府》,共五十首,原题注为“美臣遇明主也”。其创作源于道州刺史阳城上书抵制进贡矮奴之事。据《新唐书·阳城传》记载:“(道)州产侏儒,岁贡诸朝。(阳)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贡?’自是罢。州人感之,以‘阳’名子。”《太平御览》也提及:“道州土地产民多矮,每年常配乡户贡其男号为‘矮奴’。(阳)城不平其以良为贱,又悯其编甿岁有离异之苦,乃抗疏论而免之,自是乃停其贡。民皆赖之,无不泣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也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借道州废除进贡“矮奴”这一恶例,赞颂了道州刺史阳城挺身而出,使百姓免遭奴役的正直品性。同时,也对能接纳谏言的唐德宗予以称赞,彰显其明主风范。

2. 分段赏析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诗人开篇描述道州百姓因水土原因多为侏儒,被地方官当作“矮奴”进贡朝廷,致使无数家庭骨肉分离,“老翁哭孙母哭儿”的场景,深刻展现出百姓遭受的苦难与屈辱。“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这部分讲述阳城担任道州刺史后,依据《六典》,以“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为由,拒绝进贡矮奴,面对朝廷频频下诏问询,坚守立场,体现了阳城的正直和为民请命的勇气,以及他所秉持的把人当人的人本思想。“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皇帝被阳城的奏言打动,废除岁贡矮奴制度,道州百姓从此阖家欢乐,过上良民生活。诗的结尾通过描写道州百姓对阳城的感激之情,如“欲说使君先下泪”“生男多以阳为字”,侧面烘托出阳城的功绩和百姓对他的爱戴。

3. 作品点评

诗中,阳城提出“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这种将人视为平等个体的人本思想,与封建统治者视百姓为奴役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立,即便在现代,其先进性依然难能可贵。诗中多次重复“道州民”与“矮奴”,似带有“正名”之意,强调百姓是人而非供驱使、进贡的奴隶,凸显了对封建腐朽观念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诏书何可违也?正言之不可,逊辞以谢之,而民被其泽矣。入情入理,解人不当如是耶?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道)州产侏儒,岁贡诸朝。(阳)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贡?”自是罢。州人感之,以“阳”名子。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阳城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题石山人》

下一篇:唐·白居易《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