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暖温暾":池塘的水暖意融融,
# 温暾:暖意。
"水清波潋滟":清澈的水波荡漾闪烁。
# 潋滟:水波轻动的样子。
"簇簇青泥中":一丛丛青翠的淤泥中,
# 簇簇:“蔟”同“簇”,丛聚。
"新蒲叶如剑":新生的蒲叶像利剑般挺立。
# 蒲:水生植物名。
"梅房小白裹":梅树的花苞裹着洁白的花瓣,
# 梅房:梅花花房。
"柳彩轻黄染":柳枝染上了淡淡的嫩黄。
"顺气草熏熏":顺应时节的草木散发着浓郁香气,
# 熏熏:草香。
"适情鸥泛泛":悠然的鸥鸟在水面泛游。
# 泛泛:悠闲浮游的样子。
"旧游成梦寐":昔日的游赏已成梦中记忆,
"往事随阳焱":过往的事情如同阳光中的火花般转瞬即逝。
# 阳焱:浮尘被日光照射,呈现出的似水如雾的样子。
"芳物感幽怀":这美好的春日景物触动了我深藏的情怀,
"一动平生念":一下子勾起了平生的思绪。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景诗。此诗描写了开元寺东池初春时分鲜活明媚的山水、动植物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盎然春意所引发的愉悦感受及对过往人生经历的回味与幽思。
2. 分段赏析
“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两句精准捕捉早春池水的独特神韵。“暖温暾”细腻描摹冬去春来池水摆脱寒凉、渐生温润,既非盛夏灼热,亦非寒冬刺骨,恰是轻柔拂面的暖意;“波潋滟”描绘阳光洒落、波光粼粼流转闪烁,勾勒早春池水初显生机的鲜活画面。“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聚焦池中新生蒲草,“簇簇”写其扎堆繁茂之势,暗含生命聚集的蓬勃;“叶如剑”喻新生蒲叶刚劲挺拔,叶缘锐利色泽鲜绿,如小剑破土,尽显草木萌发时的坚韧鲜活。“梅房小白裹,柳彩轻黄染”转向池边梅柳,描摹早春花木初绽之清雅。“梅房小白裹”写梅花花苞含羞,外层细碎白瓣未放;“柳彩轻黄染”写柳枝新叶淡鹅黄晕,如轻纱晕染枝头。“小白”与“轻黄”的细腻色彩,捕捉梅柳不张扬却暗蕴生机的特质。“顺气草熏熏,适情鸥汎汎”拓展池畔春草与水中鸥鸟,传递早春舒适意趣。“熏熏”写暖风中草香弥漫,带人沉醉慵懒;“汎汎”绘鸥鸟水面悠然浮游,与景相融,自在惬意,尽显万物顺时之生机。“旧游成梦寐,往事随阳焱”笔锋由景入情,“旧游成梦寐”将往昔游赏比作缥缈梦境;“往事随阳焱”以阳焰轻烟喻记忆消散,流露时光流逝之怅惘。“芳物感幽怀,一动平生念”,早春芬芳触动幽微情愫,更引发平生无限感慨,将眼前生机与怀旧幽思紧密相连,余味悠长。
上一篇:唐·白居易《病疮》
下一篇:唐·白居易《浔阳春三首·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