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ěn
yáng
èr
shè
rén
lǎo
tóng
shí
chì
yīng
táo
wán
gǎn
ēn
yīn
chéng
shí
yù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qīng
xiǎo
dān
jìn
hóng
yīng
jiàng
chén
qín
yǎng
shú
zhāi
lái
xīn
yuán
zhuǎn
pán
qīng
xiān
míng
lóng
tòu
yín
nèi
yuán
liǎng
西
sān
chén
yíng
huò
jīng
huá
chì
wèi
zhēn
zhū
wèi
chuān
穿
kǒng
huǒ
shāo
rén
xìng
nán
wéi
duì
táo
wán
lún
ròu
xián
hòu
xiào
zhī
cūn
qióng
suān
tián
jīn
wán
xiǎo
yún
tōu
fáng
màn
qiàn
zhì
ān
rén
shǒu
cái
chí
chāo
bàn
shì
jīn
gān
wéi
shé
shàng
nuǎn
zuò
zhōng
chūn
​​cháng​​
shī
réng
jīng
shuò
shí
zhēn
zuì
cán
ēn
wèi
bào
bǎo
wèi
cái
shēn

译文

清晨就赶忙前往帝王所居之处,带着红色缨饰的樱桃从皇宫中赐予下来。驱赶禽鸟,将樱桃树养护得很好,带着叶子新鲜地采摘下来。圆润的樱桃在盘中如玉石倾泻,装在鲜明的笼子里透着银色光泽。内园上题写着两个字,在西掖将樱桃赐予我们三位臣子。樱桃像荧惑星一样红得晶亮光华,又有着如同醍醐般纯正的气味。像珠子却还没有穿孔,像火却不会烧人。杏花俗气难以与之匹配,桃子粗劣怎能和它相比。嫌弃卢橘的果肉太厚,嘲笑荔枝的果皮粗糙。樱桃如琼浆般酸甜可口,像金色的丸子大小均匀。要防止像东方朔那样偷樱桃,珍惜樱桃不要像潘岳那样随意丢弃。用手掰开樱桃才分离出果核,用勺子舀起来一半都是汁水。樱桃甘甜得如同舌头上的露珠,吃下去在腹中温暖得如同春天。已经害怕长期无功受禄,又惊讶多次食用这样的珍品。最惭愧的是恩情还没有报答,却让我这没什么才能的人饱食。

逐句剖析

"清晓趋丹禁":清晨就赶忙前往帝王所居之处,

"红樱降紫宸":带着红色缨饰的樱桃从皇宫中赐予下来。

"驱禽养得熟":驱赶禽鸟,将樱桃树养护得很好,

"和叶摘来新":带着叶子新鲜地采摘下来。

"圆转盘倾玉":圆润的樱桃在盘中如玉石倾泻,

"鲜明笼透银":装在鲜明的笼子里透着银色光泽。

"内园题两字":内园上题写着两个字,

"​​西掖赐三臣":在西掖将樱桃赐予我们三位臣子。

"荧惑晶华赤":樱桃像荧惑星一样红得晶亮光华,

"醍醐气味真":又有着如同醍醐般纯正的气味。

"如珠未穿孔":像珠子却还没有穿孔,

"似火不烧人":像火却不会烧人。

"杏俗难为对":杏花俗气难以与之匹配,

"桃顽讵可伦":桃子粗劣怎能和它相比。

"肉嫌卢橘厚":嫌弃卢橘的果肉太厚,

"皮笑荔枝皴":嘲笑荔枝的果皮粗糙。

"琼液酸甜足":樱桃如琼浆般酸甜可口,

"金丸大小匀":像金色的丸子大小均匀。

"偷须防曼倩":要防止像东方朔那样偷樱桃,

"惜莫掷安仁":珍惜樱桃不要像潘岳那样随意丢弃。

"手擘才离核":用手掰开樱桃才分离出果核,

"匙抄半是津":用勺子舀起来一半都是汁水。

"甘为舌上露":樱桃甘甜得如同舌头上的露珠,

"暖作腹中春":吃下去在腹中温暖得如同春天。

"已惧长尸禄":已经害怕长期无功受禄,

"仍惊数食珍":又惊讶多次食用这样的珍品。

"最惭恩未报":最惭愧的是恩情还没有报答,

"饱喂不才身":却让我这没什么才能的人饱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围绕与沈、杨二位舍人一同食用皇帝赏赐樱桃的具体经历展开叙述,传递出诗人对帝王恩赏的感恩之情。前四句以“清晓趋丹禁”开篇,描绘清晨入宫受赐的场景,“红缨降紫宸”暗含宫廷礼制的庄重感。中间部分以“圆转盘倾玉”等句,从形态、色泽、滋味多角度刻画樱桃之美,运用“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等比喻,突出其鲜活甘美的特质。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如“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强调樱桃的独特地位,“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则通过贬抑其他水果凸显樱桃的细腻。后段转向抒情,“最惭恩未报”直抒胸臆,将樱桃的珍贵与臣子的责任相联结,全诗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白居易正担任官职,他与沈、杨二位舍人一同获赐樱桃。在唐代,樱桃作为珍贵果品,向来是皇家用以赏赐臣下的佳品,备受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感恩诗。描绘了清晨诗人赶赴宫中,御赐樱桃自紫宸殿降下的场景,体现了唐代宫廷生活中的文化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御赐器物的珍视以及对皇恩的感恩之情。

2. 写作手法

场景描写:“清晓趋丹禁,红缨降紫宸”此句描绘出清晨时分,诗人与两位舍人前往皇宫禁地,御赐的红樱桃从紫宸殿颁下的场景,生动展现出宫廷“赐食”的庄重氛围。借物抒情:“已惧长尸禄,仍惊数食珍。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诗人获赐樱桃,本是极为难得的皇家恩赏。前面诗句详细描绘樱桃的珍贵、色泽、口感等,将樱桃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几句则笔锋一转,由对樱桃的描写过渡到自身感慨。借食用皇家赏赐的珍贵樱桃这一事物,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惧与惭愧。“已惧长尸禄”表达害怕自己长久空占官位、无所作为;“仍惊数食珍”体现对多次享用如此珍贵赏赐的惶恐;“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直接表明惭愧于未能报答皇恩,却饱食珍馐。借樱桃这一赏赐之物,抒发对皇恩的感激以及自身未能尽责报答的愧疚之情。

3. 分段赏析

“清晓趋丹禁,红缨降紫宸。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描绘清晨作者等人奔赴皇宫,看到系着红缨的赏赐之物从宫中降下。这里点明了赏赐的地点与场景,“驱禽养得熟”说明为保证樱桃完好,提前驯化驱鸟,“和叶摘来新”突出樱桃新鲜,带着叶子刚从树上摘下,为后文描写樱桃做铺垫。“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内园题两字,西掖赐三臣”,进一步写樱桃被放置在精美的器具中,圆润的樱桃如盘中倾洒的美玉,透过银笼鲜明可见。“内园”表明樱桃来自皇家内园,特意点明“西掖赐三臣”,强调这是皇帝对他们三人的特殊恩赐,体现出赏赐的殊荣。“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描写樱桃。将樱桃比作荧惑星般晶华赤红,又以醍醐形容其气味纯正,说它像珠子却无需穿孔,像火却不灼人,与杏、桃相比,杏显得俗气,桃显得笨拙,突出樱桃的独特与珍贵。“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继续通过与卢橘、荔枝对比,嫌弃卢橘果肉太厚,嘲笑荔枝果皮粗糙,而樱桃琼浆般的汁液酸甜恰到好处,果实如金丸般大小均匀,从果肉、果皮、味道、形状等方面全面展现樱桃的优良品质。“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巧妙运用东方朔(曼倩)偷桃和潘岳(安仁)掷果的典故,说要防备像东方朔那样偷樱桃,又珍惜樱桃不要像潘岳被掷果般浪费。“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生动描绘了食用樱桃时,轻轻掰开便离核,用勺子一舀大半是汁液的情形,凸显樱桃的鲜嫩多汁。“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则从食用感受出发,写樱桃甘甜如舌上的露珠,进入腹中如同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传达出对樱桃美味的喜爱。“已惧长尸禄,仍惊数食珍。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诗人由食用樱桃引发感慨,害怕自己长久空享俸禄,又惊讶多次享用如此珍贵的食物,最为惭愧的是皇恩未报,自己却饱食这些珍馐。表达了对皇帝赏赐的感恩,以及对自身未能报答皇恩的愧疚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酬别周从事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秋题牡丹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