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俸优饶官不卑":禄俸优厚,官职也不低,
"就中闲适是分司":其中最为闲适的是分司的职位。
"风光暖助游行处":风光暖日助我游历四方,
# 行:一作人。
"雨雪寒供饮宴时":雨雪寒天则适合饮宴。
"肥马轻裘还且有":肥马轻裘我已拥有,
"粗歌薄酒亦相随":粗歌薄酒也常相伴。
"微躬所要今皆得":我微小的愿望如今都已实现,
"只是蹉跎得校迟":只是时光蹉跎,得到这些稍显迟了些。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偶:诗中“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等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在形式上更加工整,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表达力。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等自然景象,以及“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的生活场景,借以抒发自己闲适自得的心情,体现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开篇即点明自己的官职虽不高但俸禄优厚,生活闲适。其中,“就中闲适是分司”一句,直接道出了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分司东都,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颔联诗人通过描绘四季变换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自己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享受游赏与宴饮的乐趣。这里,“风光暖助”与“雨雪寒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多变,又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颈联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骑着肥壮的马匹,穿着轻软的皮衣,还有粗犷的歌声与淡薄的酒水相伴。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富足,更体现了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与满足。尾联诗人总结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所追求的都已得到,只是感叹时光蹉跎,得到这一切有些晚了。这里,“微躬所要今皆得”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只是蹉跎得校迟”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轻微感慨。
上一篇:唐·白居易《莫走柳条词送别》
下一篇:唐·白居易《自觉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