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shì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fèng
yōu
ráo
guān
bēi
jiù
zhōng
xián
shì
shì
fēn
fēng
guāng
nuǎn
zhù
yóu
xíng
chù
xuě
hán
gōng
yǐn
yàn
shí
féi
qīng
qiú
hái
qiě
yǒu
jiǔ
xiāng
suí
wēi
gōng
suǒ
yào
jīn
jiē
zhǐ
shì
cuō
tuó
jiào
chí

译文

禄俸优厚,官职也不低,其中最为闲适的是分司的职位。风光暖日助我游历四方,雨雪寒天则适合饮宴。肥马轻裘我已拥有,粗歌薄酒也常相伴。我微小的愿望如今都已实现,只是时光蹉跎,得到这些稍显迟了些。

逐句剖析

"禄俸优饶官不卑":禄俸优厚,官职也不低,

"就中闲适是分司":其中最为闲适的是分司的职位。

"风光暖助游行处":风光暖日助我游历四方,

# 行:一作人。

"雨雪寒供饮宴时":雨雪寒天则适合饮宴。

"肥马轻裘还且有":肥马轻裘我已拥有,

"粗歌薄酒亦相随":粗歌薄酒也常相伴。

"微躬所要今皆得":我微小的愿望如今都已实现,

"只是蹉跎得校迟":只是时光蹉跎,得到这些稍显迟了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闲适》是一首白居易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浮华疏离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大鹏、仙鹤等自然意象,展现了宁静与从容的境界,同时通过“流辈叹息”与“官班少过从”的对比,揭示了世俗的虚华与人情的冷漠。最后,诗人以“加筑露台”与“终南云外峰”为寄托,表达了对高远志向的追求。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高远志向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诗中“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等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在形式上更加工整,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表达力。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等自然景象,以及“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的生活场景,借以抒发自己闲适自得的心情,体现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开篇即点明自己的官职虽不高但俸禄优厚,生活闲适。其中,“就中闲适是分司”一句,直接道出了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分司东都,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颔联诗人通过描绘四季变换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自己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享受游赏与宴饮的乐趣。这里,“风光暖助”与“雨雪寒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多变,又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颈联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骑着肥壮的马匹,穿着轻软的皮衣,还有粗犷的歌声与淡薄的酒水相伴。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富足,更体现了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与满足。尾联诗人总结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所追求的都已得到,只是感叹时光蹉跎,得到这一切有些晚了。这里,“微躬所要今皆得”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只是蹉跎得校迟”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轻微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莫走柳条词送别》

下一篇:唐·白居易《自觉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