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guī
zǎo
ch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īn
nián
nián
jiǎn
fēng
guāng
xīn
tuì
退
guī
bài
biǎo
chū
qīn
chén
chù
tái
yuè
shuí
jiā
chí
chūn
yán
shèng
shì
shǎo
xián
rén
zuò
yàn
tuī
qiú
àn
xíng
xián
yǐn
chén
shí
yìn
què
zuò
yóu
shēn

译文

体力逐年衰减,而风光却日日更新。下班归来时已是夜幕低垂,上朝拜表又总在清晨时分。哪一座亭台没有明月照耀,哪一家的池塘不荡漾着春色?不要说没有美丽的景致,只是缺少悠闲去欣赏的人。坐着审理案件已心生厌倦,行走时又嫌弃马匹扬起的尘土。何时能辞去官职,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之身。

逐句剖析

"筋力年年减":体力逐年衰减,

"风光日日新":而风光却日日更新。

"退衙归逼夜":下班归来时已是夜幕低垂,

# 退衙:指公事毕退出衙署。

"拜表出侵晨":上朝拜表又总在清晨时分。

# 侵晨:天快亮时拂晓。,拜表:上奏章。

"何处台无月":哪一座亭台没有明月照耀,

"谁家池不春":哪一家的池塘不荡漾着春色?

"莫言无胜地":不要说没有美丽的景致,

"自是少闲人":只是缺少悠闲去欣赏的人。

"坐厌推囚案":坐着审理案件已心生厌倦,

"行嫌引马尘":行走时又嫌弃马匹扬起的尘土。

"几时辞府印":何时能辞去官职,

"却作自由身":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之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归早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对这种生活的感慨与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在仕途与自由之间的挣扎与选择,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变化。“筋力年年减”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渐衰退的无奈与感慨。而“风光日日新”则描绘了外界风景的不断更新与美好,这种与外界的生机盎然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忙碌与辛劳。诗人身为官员,每天下班时已近深夜,而早上又要早早起床准备上朝或处理公务。这两句诗通过“逼夜”与“侵晨”两个词语,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工作时间的紧迫与忙碌,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厌倦与无奈。颈联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月光普照、春意盎然的普遍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渴望。然而,由于诗人忙于公务,无暇欣赏这些美景,使得这种向往更加显得遥不可及。尾联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官场工作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坐厌推囚案”与“行嫌引马尘”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烦与对世俗生活的排斥。而“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也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定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

下一篇:唐·白居易《古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