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mèng
èr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xīn
zhōng
wàn
shì
liáng
zuò
píng
fēng
xiàng
yáng
jiàn
jué
yǒng
shī
yóu
lǎo
chǒu
píng
jiǔ
gèng
kuáng
tóu
chuí
bái
tuì
退
jiǎo
qīng
yún
jūn
máng
zhǐ
yǒu
jīn
chūn
xiāng
bàn
zài
huā
qián
shèng
zuì
liǎng
sān
chǎng

译文

心中的万般事情都不去思量,或坐靠屏风,或躺向有阳光的地方。渐渐觉得写诗的自己已显得老态笨拙,又怎能再借着酒意,故作粗狂的模样。我已头垂白发,只想退隐闲居,你正平步青云,还要为前程忙碌。眼下只有这个春天,还能相伴在一起,就在花前,姑且再痛饮醉几场吧。

逐句剖析

"心中万事不思量":心中的万般事情都不去思量,

"坐倚屏风卧向阳":或坐靠屏风,或躺向有阳光的地方。

"渐觉咏诗犹老丑":渐渐觉得写诗的自己已显得老态笨拙,

"岂宜凭酒更粗狂":又怎能再借着酒意,故作粗狂的模样。

"头垂白发我思退":我已头垂白发,只想退隐闲居,

"脚蹋青云君欲忙":你正平步青云,还要为前程忙碌。

"只有今春相伴在":眼下只有这个春天,还能相伴在一起,

"花前剩醉两三场":就在花前,姑且再痛饮醉几场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梦得(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赠予挚友刘禹锡(字梦得)。全诗以平易自然的语言,抒写诗人晚年淡泊世事、珍视友情的心境。首联“心中万事不思量”开篇即点明超脱世俗的闲适态度,倚屏风、卧向阳的动作细节,生动勾勒出慵懒自适的生活状态。颔联通过“咏诗犹老丑”“凭酒更粗狂”的对比,坦率自嘲衰老之态,流露对青春豪放的追忆与无奈。颈联“头垂白发”与“脚蹋青云”形成鲜明对照:诗人自述退隐之志,而友人仍仕途奔忙,暗含两种人生轨迹的差异。尾联以“花前剩醉两三场”收束,借春日共饮的意象,表达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视,含蓄寄托对友谊长存的期许。全诗紧扣“老”与“友”的双线主题,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艺术上善用生活化白描和对比手法(退隐与奔忙),强化了对衰老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末句“花前剩醉”更以短暂春景呼应人生迟暮,于淡泊中见深挚,体现了白居易晚年诗酒自适、返璞归真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描绘了诗人闲适从容的形象。人物坐倚屏风,向阳而卧,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物欲寡淡的意境;景物如屏风、向阳等细节渲染出安详氛围,语言直白却富有画面感。颔联“渐觉咏诗犹老丑,岂宜凭酒更粗狂”进一步深化感情,诗人感慨自己的咏诗显得衰老而丑态毕露,借“老丑”的比喻手法强调岁月的无情,同时否定借酒放纵的粗狂行为,凸显自省和克制的人生态度。颈联“头垂白发我思退”延续主题,形象地描述诗人白发垂头的形象,表达退隐之思,语言简洁而饱含沧桑感;第四句“脚蹋青云君欲忙”则形成鲜明对比,用“青云踏脚”象征他人仕途的忙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人生态度的差异,暗含世态炎凉的感慨。尾联“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两三场”收束全诗,寄托珍惜当下的主题。景物如春天、花前等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环境,人物与之相伴、剩余几场醉乐的行动,突出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表达技巧上,借景抒情自然流畅,语言平实却余韵悠长,感情从消极感慨转向积极享受,强化了劝喻读者把握光阴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

下一篇:唐·白居易《赠邻里往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