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ò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tíng
qián
jìn
dào
dēng
xià
yǒu
shí
zuò
chè
míng
qíng
rén
huì
shí
cháng
liǎng
shēng

译文

在庭院前站立了一整天直到夜晚,有时在灯下坐着一直到天亮。这种心情不说话有谁能理解,时不时发出一两声长长的叹息。

逐句剖析

"庭前尽日立到夜":在庭院前站立了一整天直到夜晚,

"灯下有时坐彻明":有时在灯下坐着一直到天亮。

"此情不语何人会":这种心情不说话有谁能理解,

"时复长吁一两声":时不时发出一两声长长的叹息。

# 一:一作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夜晚独坐的情景,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的前两句通过具体的时间描写,展现了诗人长时间的孤独状态,营造出一种寂寞的氛围。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表达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时间描写,展现了诗人长时间的孤独状态。“尽日立到夜”和“坐彻明”形成了时间上的延续,突出了诗人长时间的独处。“庭前”和“灯下”两个场景的转换,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不语何人会”表达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长吁一两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愁的情绪。诗人通过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病中作》

下一篇:唐·白居易《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