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ùn
zhōng
zhī
shī
shí
yùn
jiān
wàn
zhōu
yáng
shǐ
使
jū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guǒ
biāo
nán
fāng
lín
duì
běi
táng
huá
chūn
dān
shí
xià
huáng
huáng
pěng
chuí
zhī
qíng
zhòng
qiáng
shǐ
yīn
fēng
nòng
jiàn
zhēng
guāng
tiáo
xuán
huǒ
zhāo
jīng
shù
diǎn
zhuāng
shēn
hóng
zhí
zhú
jiào
bái
bīng
láng
xīng
zhuì
lián
xīn
duǒ
zhū
pái
yào
耀
yǎn
fáng
luó
cái
chèn
bái
guǒ
tián
ráng
zǎo
suì
céng
wén
shuō
jīn
zhāo
shǐ
zhāi
cháng
jué
tiān
shàng
wèi
xiù
shì
jiān
xiāng
rùn
shèng
lián
shēng
shuǐ
xiān
shuāng
yān
zhī
zhǎng
zhōng
gān
shé
tóu
jiāng
shǎo
yóu
zhēn
zhòng
tiān
gāo
miǎo
máng
jiào
shēng
shǔ
yuè
yòu
shǐ
使
xiá
fāng
cuì
líng
nán
zhù
yán
姿
nèn
shāng
jìn
nán
guāng
jǐng
xiàng
běi
dào
cháng
chōng
wáng
yóu
xiāng
wéi
jūn
kān
zhì
zèng
miàn
bái
pān
láng

译文

奇异的果实标识着南方的土地,芬芳的树林正对着北面的堂屋。春天时白色的花朵一片迷蒙,夏天时红色的果实光彩夺目。叶子簇拥着低垂在门户旁,树枝支撑着被果实重压着靠墙。开始因为风而变幻颜色,渐渐与日光争辉。傍晚惊讶枝条上悬挂着如火焰般的果实,早晨惊叹树上像是点缀了妆容。颜色比红踯躅花还要深,大小比白槟榔大很多。像星星点缀着连心的花朵,像珍珠排列在耀眼的子房。紫色的罗绸裁剪成外壳,白色的玉石包裹着瓤肉。早年就曾听说过,如今才开始采摘品尝。咀嚼怀疑是天上的美味,嗅闻觉得是世间少有的香气。润泽胜过生长在水中的莲花,鲜美超过经霜的橘子。像燕支一样的手中的果实,像甘露一样的舌尖的浆液。物品稀少就尤其珍贵,天空高远难以企及。已经生长在炎热的暑月,又被阻隔在遥远的地方。精华的汁液难以留存,娇美的姿态容易损伤。靠近南方气候炎热,运往北方路途漫长。不能用来充当王赋,无法寄到帝王所在的地方。只有您值得我赠送,您面白如潘安。

逐句剖析

"奇果标南土":奇异的果实标识着南方的土地,

"芳林对北堂":芬芳的树林正对着北面的堂屋。

"素华春漠漠":春天时白色的花朵一片迷蒙,

"丹实夏煌煌":夏天时红色的果实光彩夺目。

"叶捧低垂户":叶子簇拥着低垂在门户旁,

"枝擎重压墙":树枝支撑着被果实重压着靠墙。

"始因风弄色":开始因为风而变幻颜色,

"渐与日争光":渐渐与日光争辉。

"夕讶条悬火":傍晚惊讶枝条上悬挂着如火焰般的果实,

"朝惊树点妆":早晨惊叹树上像是点缀了妆容。

"深于红踯躅":颜色比红踯躅花还要深,

"大校白槟榔":大小比白槟榔大很多。

"星缀连心朵":像星星点缀着连心的花朵,

"珠排耀眼房":像珍珠排列在耀眼的子房。

"紫罗裁衬壳":紫色的罗绸裁剪成外壳,

"白玉裹填瓤":白色的玉石包裹着瓤肉。

"早岁曾闻说":早年就曾听说过,

"今朝始摘尝":如今才开始采摘品尝。

"嚼疑天上味":咀嚼怀疑是天上的美味,

"嗅异世间香":嗅闻觉得是世间少有的香气。

"润胜莲生水":润泽胜过生长在水中的莲花,

"鲜逾橘得霜":鲜美超过经霜的橘子。

"燕支掌中颗":像燕支一样的手中的果实,

"甘露舌头浆":像甘露一样的舌尖的浆液。

"物少尤珍重":物品稀少就尤其珍贵,

"天高苦渺茫":天空高远难以企及。

"已教生暑月":已经生长在炎热的暑月,

"又使阻遐方":又被阻隔在遥远的地方。

"粹液灵难驻":精华的汁液难以留存,

"妍姿嫩易伤":娇美的姿态容易损伤。

"近南光景热":靠近南方气候炎热,

"向北道途长":运往北方路途漫长。

"不得充王赋":不能用来充当王赋,

"无由寄帝乡":无法寄到帝王所在的地方。

"唯君堪掷赠":只有您值得我赠送,

"面白似潘郎":您面白如潘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荔枝从生长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品尝荔枝的感受,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杨八使君的情谊。全诗运用比喻、对偶等多种手法,将荔枝的形态、色泽、味道等描写得细致入微,“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以比喻展现荔枝外观与果肉。诗中既有对荔枝奇美之赞叹,又有因荔枝生长偏远难充王赋的感慨。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兼具咏物与寄情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六句,开篇点明荔枝为南方奇果,生长在对着北堂的芳林之中。运用视觉描写,描绘出荔枝在不同季节的状态,春天白花朦胧,夏天红果灿烂,还通过“捧”“擎”等动词,赋予荔枝枝叶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荔枝枝叶低垂、果实沉甸甸压在墙上的形态,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新奇之感与初步的赞美。中间六句,从动态和色彩对比的角度进一步刻画荔枝。写荔枝受风吹动而变换颜色,与日光相映,傍晚像悬挂着火光,早晨似树上装点了妆容,色彩鲜艳夺目。又将荔枝的颜色与红踯躅对比,大小与白槟榔对比,突出其色泽之深与形体之大,体现出诗人对荔枝外形的细致观察和由衷赞叹。末六句中的前四句感叹荔枝生长在炎热的暑月且地处偏远,其精华汁液难以留存,娇美姿态容易受损,流露出对荔枝不易保存和运输的惋惜之情。接着说明荔枝因各种条件限制无法进贡到京城,最后点明此诗是为寄给友人杨八使君,以潘安比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出关路》

下一篇:唐·白居易《江楼早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