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雀引雏":麻雀叽叽喳喳地引领着雏鸟,
# 引雏:唤雏。,啧啧:鸟雀鸣声。
"稍稍笋成竹":竹笋渐渐生长变成了竹子。
"时物感人情":应时的景物触动了人的情思,
"忆我故乡曲":让我回忆起故乡的曲调。
"故园渭水上":故乡在渭水边上,
"十载事樵牧":我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砍柴放牧的生活。
"手种榆柳成":亲手栽种的榆树和柳树都长大了,
"阴阴覆墙屋":枝叶茂密浓荫遮蔽着墙壁和房屋。
"兔隐豆苗肥":兔子隐藏在肥美的豆苗之间,
# 肥:一作大。
"鸟鸣桑椹熟":鸟儿欢叫着,此时桑椹已经成熟。
"前年当此时":前年的这个时候,
"与尔同游瞩":我和你一同游览观赏。
# 游瞩:游览。
"诗书课弟侄":用诗书教导弟弟和侄子们,
# 课:教授。
"农圃资童仆":把田园农事交给童仆们去做。
# 资:依靠。
"日暮麦登场":傍晚时分麦子收割后运到打麦场,
"天晴蚕坼簇":天气晴朗时蚕茧已经结成,蚕从蚕簇中爬出。
# 蚕坼簇:将蚕茧从簇上取下。
"弄泉南涧坐":我们坐在南涧边玩弄泉水,
"待月东亭宿":在东亭中等待月亮升起并住宿。
"兴发饮数杯":兴致来了就喝上几杯酒,
"闷来棋一局":感到烦闷时就下一局棋。
"一朝忽分散":忽然有一天我们分散了,
"万里仍羁束":我在万里之外仍然受到束缚。
"井鲋思反泉":井里的小鱼想着回到泉水之中,
"笼莺悔出谷":笼中的黄莺后悔飞出山谷。
"九江地卑湿":九江这个地方地势低洼潮湿,
"四月天炎燠":四月的天气炎热。
# 炎燠:炎热。
"苦雨初入梅":进入梅雨季节,连绵的雨让人苦恼,
"瘴云稍含毒":瘴气弥漫的云彩带有一些毒气。
"泥秧水畦稻":在水田中插秧,
"灰种畬田粟":在烧过草木灰的畲田中播种粟米。
"已讶殊岁时":已经惊讶于这里和故乡季节的不同,
"仍嗟异风俗":仍然感叹这里风俗的差异。
"闲登郡楼望":闲暇时登上郡楼远望,
"日落江山绿":太阳落山,江山一片翠绿。
"归雁拂乡心":归雁飞过,撩动了我思乡的心,
"平湖断人目":平静的湖面到了尽头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殊方我漂泊":我在这异乡漂泊,
"旧里君幽独":故乡的你独自生活。
"何时同一瓢":什么时候我们能共饮一瓢水,
"饮水心亦足":即使这样我心里也满足了。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描写九江入梅后的恶劣气候与农事场景,将被贬地的艰苦环境与内心的愁绪融合,借景抒发异乡漂泊的苦闷。对比:把往昔在故乡渭村与舍弟“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的欢乐闲适生活,与如今“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的分离漂泊状态对比,突出思乡情切与对亲情团聚的渴望。
2. 分段赏析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诗开篇“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借孟夏时节雀引雏、笋成竹的景象,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接着“故园渭水上……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详细回忆在故乡渭村十年间,亲手栽种榆柳,与舍弟同赏田园风光,教导弟侄、安排农事,闲时游玩下棋的惬意生活,展现了温馨的乡村生活场景与深厚亲情。“一朝忽分散……笼莺悔出谷”,以井鲋思泉、笼莺悔出谷自比,直抒因分散漂泊而产生的无奈与悔恨。“九江地卑湿……仍嗟异风俗”,描绘九江四月卑湿炎热、苦雨瘴云的恶劣环境及独特农事,借景与生活描写,抒发对异乡的不适与对故乡的怀念。最后“闲登郡楼望……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写登楼所见,借归雁、平湖之景,强化思乡之情,尾句表达对与舍弟相聚的渴望,即便清苦也心满意足。
# 村居之乐,写来神往。“归雁”、“平湖”,风景亦自不恶;时烟波江上之愁,已尽此十字中。足抵一篇《登楼赋》。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上一篇:唐·白居易《赠郑尹》
下一篇:唐·白居易《出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