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shā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iǔ
bìng
kuàng
xīn
shǎng
jīn
zhāo
dēng
shān
shān
qiū
yún
lěng
chèn
qīng
léi
yán
bái
shí
zhěn
qīng
luó
xíng
pān
zhōng
yǒu
jìn
hái
rén
shēng
tiān
jiān
xīn
yǒu
qiān
zǎi
yōu
shēn
xián
shí
jiě
chén
wǎng
lái
yǎn
guān

译文

长久地生病,使得我很久都没能尽情地欣赏自然美景,今天终于登上了这座山。秋天的山上,云气和景物都透着一股清冷的气息,这清冷之景倒与我清瘦、羸弱的容颜很相称。白色的石头,我可以卧在上面当作枕头,那青青的藤萝,我行走时可以攀缘。我的心里仿佛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就这样一整天都不想回去了。人生没有多少时光啊,就好像暂时寄居于天地之间一样短暂。我的心里有着千年般长久的忧愁,而身体却没有一天是清闲的。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尘世的束缚呢,到那时我就来到这里,闭门隐居。

逐句剖析

"久病旷心赏":长久地生病,使得我很久都没能尽情地欣赏自然美景,

# 旷:耽误。

"今朝一登山":今天终于登上了这座山。

"山秋云物冷":秋天的山上,云气和景物都透着一股清冷的气息,

# 云物:景物。

"称我清羸颜":这清冷之景倒与我清瘦、羸弱的容颜很相称。

# 清羸:清瘦。,称:配得上。

"白石卧可枕":白色的石头,我可以卧在上面当作枕头,

"青萝行可攀":那青青的藤萝,我行走时可以攀缘。

"意中如有得":我的心里仿佛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尽日不欲还":就这样一整天都不想回去了。

"人生无几何":人生没有多少时光啊,

"如寄天地间":就好像暂时寄居于天地之间一样短暂。

"心有千载忧":我的心里有着千年般长久的忧愁,

"身无一日闲":而身体却没有一天是清闲的。

"何时解尘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尘世的束缚呢,

# 尘网:指世俗与官场的束缚。

"此地来掩关":到那时我就来到这里,闭门隐居。

# 掩关:闭门。意指退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白居易一生仕途起伏,历经沧桑,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此诗创作于他某个时期,彼时或许正处于身体欠佳、心境复杂的状态。诗中描述了诗人久病之后登上秋山的所见所感,借景抒情,由登山的惬意引发对人生短暂、身不由己的感慨,进而表达了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归隐山林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等句,通过描写秋天山中清冷的景物、可卧可攀的白石青萝,将自己清瘦羸弱的形象与秋山之景相融合,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为后文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做铺垫。直抒胸臆:“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直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心中长久以来的忧愁和身体的忙碌不得闲,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对比:将登山时“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的悠然自得与“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的尘世烦恼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向往。象征:“尘网”象征着尘世的束缚和纷扰,“解尘网”“来掩关”则象征着诗人渴望摆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归隐生活。

2. 分段赏析

《秋山》开篇点明缘由,诗人因久病而长久未能尽情欣赏自然之美,今日终于登上了山。此句既交代了背景,又流露出一种对登山赏景的期待与欣喜。第二句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色,云气和景物透着一股清冷之意,而这清冷之景竟与自己清瘦羸弱的容颜相称。这两句将景与人相融合,营造出一种略带孤寂的氛围。第三句进一步描写山中的景物,白色的石头可以卧着当枕头,青藤可以攀缘。这两句展现了山中环境的清幽宜人,也体现出诗人在山中找到了一种惬意和自在。第四句中诗人内心仿佛有所收获,沉浸在山中的美景与宁静中,以至于一整天都不想回去,突出了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留恋。第五至第七句由登山的感受联想到人生,感慨人生短暂,如同寄居于天地之间,心中有千年的忧愁,身体却没有一日的清闲。最后发出何时才能摆脱尘世的束缚,来到这里归隐的感慨,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高仆射》

下一篇:唐·白居易《咏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