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宿
xíng
yá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shēng
zhǎng
zài
xíng
yáng
shào
xiǎo
xiāng
tiáo
tiáo
shí
zǎi
xiàng
xíng
yáng
宿
shí
shí
èr
jīn
nián
shí
liù
zhuī
ér
shí
wǎn
rán
yóu
zài
jiù
shī
chù
suǒ
zōng
wéi
biàn
shì
cháo
jiān
qiān
líng
yǒu
zhēn
wěi
shuǐ
qíng
jiù
绿

译文

生长在荥阳,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漫长的四十年后,我又来到荥阳投宿。离开时只有十一二岁,如今已五十六岁。追忆儿时玩耍的时光,仿佛依然历历在目。旧日的居所已找不到踪迹,故乡也没有了宗族亲人。不仅是城市朝廷变了模样,连丘陵山谷也已迁移。只有溱洧水,冷漠地依旧碧绿。

逐句剖析

"生长在荥阳":生长在荥阳,

# 荥阳:今属河南。

"少小辞乡曲":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

"迢迢四十载":漫长的四十年后,

"复向荥阳宿":我又来到荥阳投宿。

"去时十一二":离开时只有十一二岁,

"今年五十六":如今已五十六岁。

"追思儿戏时":追忆儿时玩耍的时光,

"宛然犹在目":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旧居失处所":旧日的居所已找不到踪迹,

"故里无宗族":故乡也没有了宗族亲人。

"岂唯变市朝":不仅是城市朝廷变了模样,

"兼亦迁陵谷":连丘陵山谷也已迁移。

"独有溱洧水":只有溱洧水,

# 溱洧:二水名,均在河南,异源而会为双泊河。

"无情依旧绿":冷漠地依旧碧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宿荥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于他56岁卸任苏州刺史回长安途中。前八句写诗人回忆自己生长于荥阳,少小离开,四十载后又在此住宿,那时十一二岁,如今已五十六岁,追思儿时嬉戏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后六句转入现实,写现实是旧居无处可寻,故里已无宗族,不仅市朝变迁,连陵谷也有迁移,只有溱洧水依旧碧绿。诗人通过童年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溱洧水成为其乡愁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公元831年,白居易从苏州刺史任上卸职,在返回长安的途中夜宿荥阳(今郑州新郑)。此时五十六岁的诗人见景生情,追忆年少离乡、半生漂泊的过往,遂写下这首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乡愁的五言古诗。诗歌写于白居易56岁卸任返京途中,追忆少小离乡、四十载后重宿荥阳的经历,描绘故园荒芜、宗族离散、世事巨变的景象,唯溱洧水依旧碧绿。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展现现实主义风格与浓烈思乡情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以时间、空间与人事的多重对比强化沧桑感。“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用具体年龄数字形成对照,少年离乡与暮年重返的年龄反差,具象化时光流逝的沉重;“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将昔日居所与宗族的存在与今日的荒芜离散对比,直击故土沦丧之痛;“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以水的永恒碧绿反衬人世变迁的短暂,通过自然景物的“不变”突出人事的“变”,深化物是人非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六句以时间为轴展开回忆:“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直叙出生地与离乡经历,朴素语言中已见乡愁伏笔;“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以“迢迢”修饰岁月,以“复宿”点明故地重游,四十年时光跨度暗藏物是人非的预感;“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用具体年龄对比,将少年离乡与暮年重返的沧桑具象化,“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则以细节记忆强化时光流逝的恍惚感,儿时嬉戏画面愈清晰,愈显现实变迁的冲击。后六句转入现实场景的对比描摹:“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直击故土荒芜之痛,旧居坍塌、宗族离散的景象,让乡愁失去依托;“岂唯变市朝,兼亦迁陵谷”进一步拓展变迁维度,不仅城郭朝堂改貌,连丘陵深谷都已移位,极写世事沧桑的剧烈程度;结句“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以景物反衬人事,唯有溱洧水仍保持碧绿之色,其“无情”恰是对人世变迁的冷眼旁观,而水的永恒更反衬出人生与故乡的短暂易逝。全诗以今昔对照为骨架,在白描式叙述中凝聚着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蚊蟆》

下一篇:唐·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