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g
huán
zèng
zhāng
wéi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chù
gāo
zhěn
nán
shān
nán
xùn
dòu
kān
zǎo
cháo
fēi
wǎn
shù
dài
chōu
zān
yīn
xiàng
zhì
zhě
shuō
yóu
jiù
tán

译文

甩袖离去该去往何处呢?不如高枕无忧地隐居在南山之南。想要为了那微薄的俸禄去为官,无奈有许多难以忍受的事情。早起上朝就不能像隐居时那样晚起,束紧官带(穿着官服)与解下簪缨(卸下官职)截然不同。于是向智者倾诉,就像游鱼思念旧时的潭水一样,我思念着归隐的生活。

逐句剖析

"拂衣何处去":甩袖离去该去往何处呢?

# 何处去:《全唐诗》校:“一作去何处。”,拂衣:振衣,表示决绝态度。《后汉书·杨彪传》:“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陶渊明《饮酒》:“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高枕南山南":不如高枕无忧地隐居在南山之南。

# 南山:当指岘山。浩然有《岁暮归南山》诗。

"欲徇五斗禄":想要为了那微薄的俸禄去为官,

# 徇:曲从。

"其如七不堪":无奈有许多难以忍受的事情。

# 七不堪: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鞍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

"早朝非晚起":早起上朝就不能像隐居时那样晚起,

# 早朝非晚起:即指“七不堪”中之“一不堪。”晚,《全唐诗》校:“一作晏。”

"束带异抽簪":束紧官带(穿着官服)与解下簪缨(卸下官职)截然不同。

# 束带异抽簪:即指“七不堪”中之“三不堪”。束带,穿官服须束带、正冠。抽簪,抽去发簪,即散发,表示无拘束,乃针对“正冠”而言。张协《咏史》:“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

"因向智者说":于是向智者倾诉,

# 因向智者说: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茂林修竹》:“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游鱼思旧潭":就像游鱼思念旧时的潭水一样,我思念着归隐的生活。

# 游鱼思旧潭: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京还赠张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仕途失意时期。诗中以“拂衣”“高枕”等意象彰显决绝之态,以“早朝束带”对“抽簪旧潭”,对照官场束缚与隐逸自在,暗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池鱼意象加深归思。语言简淡直白,典故化用自然,既承其山水诗清逸之风,又融仕途失意的沉郁之情,映现唐代士人于入世与出世间矛盾抉择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述怀赠友诗。描写了诗人离开京城的心境,通过对比官场桎梏与隐逸自由,暗引陶潜池鱼意象表归思,表现了山水诗的清逸,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之郁,道尽士人入世出世的矛盾。

2. 写作手法

对比:“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句,与“游鱼思旧潭”句借“早朝束带”,“早朝”指向官场的生活,“束带”则是服饰上的束缚,与“抽簪旧潭”,“抽簪”是主动卸去官饰,“旧潭”则指向自然本真的栖息之地。前者是被规训的“不自由”,与后者是归返本真的“自由”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两种人生选择的价值判断。用典:“其如七不堪”一句化用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七不堪”典故:嵇康在文中列举了自己不堪官场的七件事,如“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等,皆是从自身性情出发,表明无法适应官场的繁琐规矩与束缚。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弃与决绝态度含蓄而深刻地传递出来。

3. 分段赏析

首联:“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以设问起笔,开篇即显决绝与洒脱。“拂衣”是具有画面感的动作,象征着对官场的彻底告别,不带丝毫留恋;“高枕南山南”则以“高枕”的闲适与“南山”的悠远,勾勒出归隐后的理想图景,远离尘嚣,安卧于自然怀抱。两句一问一答,直接点出“弃官归隐”的核心选择,奠定全诗厌弃官场、向往自由的基调。颔联:“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化用典故,深化对官场的排斥。“五斗禄”暗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代指微薄的官场俸禄;“七不堪”则源自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不堪者七”的表述,指无法忍受官场的繁文缛节与世俗束缚。两句以“欲徇……其如……”的转折,明确表达态度:即便为了生计想屈身官场,也终究无法忍受那些违背本性的桎梏,凸显对自由本心的坚守。颈联:“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以具体场景对比,强化官场与归隐的对立。“早朝”对应“晚起”,“束带”(束紧官服腰带,象征官场的拘谨)对应“抽簪”(取下簪缨,象征卸去官职、回归自由)。“非”“异”二字强调两者的本质差异:官场的刻板规矩(早起、正装)与归隐的随性自在(晚起、散淡)形成鲜明对照,进一步解释了“七不堪”的具体内涵,让对官场的厌弃更具实感。尾联:“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以比喻收束,直抒胸臆。向“智者”倾诉,既是对知音的坦诚,也暗含对自身选择的笃定;“游鱼思旧潭”以鱼对故水的眷恋作比,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眷恋具象化,“旧潭”正是自由本性与隐逸生活的象征。此句语言质朴却情深,使情感表达更显真切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赠韩襄客》

下一篇:唐·孟浩然《送吴悦游韶阳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