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jǐng
kōng
róng
gōng
lán
ruò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chí
shàng
qīng
lián
lín
jiān
bái
quán
rén
chéng
guò
shān
rán
xīn
sōng
hái
xún
jiù
shí
yán
píng
shēng
zhú
yóu
guà
cǎo
táng
qián

译文

池畔青莲掩映佛寺,林间白马泉流淌不息。故人已逝化为尘土,过客独对流水潸然泪下。既已礼拜新立的松树塔,又去寻访旧日的石制经筵。平生握惯的竹如意,依然悬挂在荒草丛生的草堂前。

逐句剖析

"池上青莲宇":池畔青莲掩映佛寺,

"林间白马泉":林间白马泉流淌不息。

"故人成异物":故人已逝化为尘土,

"过客独潸然":过客独对流水潸然泪下。

# 客:一作憩。

"既礼新松塔":既已礼拜新立的松树塔,

"还寻旧石筵":又去寻访旧日的石制经筵。

"平生竹如意":平生握惯的竹如意,

"犹挂草堂前":依然悬挂在荒草丛生的草堂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访故友融公的旧居时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首联描绘了景空寺的自然风光,青莲宇和白马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颔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哀思,通过对比“故人”与“过客”,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颈联描绘了诗人对故友的祭拜和对旧日回忆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尾联通过对故友遗物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之情,竹如意的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感染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诗人描绘了景空寺的宁静与美丽。池上的青莲宇象征着佛寺的清幽,林间的白马泉则增添了一份灵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颔联:“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诗人表达了对故友融公的怀念之情。故人已逝,成为“异物”,而诗人作为过客,独自面对此景,不禁潸然泪下。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颈联:“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诗人描写了自己在寺中的活动。他先是在新松塔前礼拜,然后又去寻找旧时的石筵。这两句通过对具体动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缅怀和对往事的追忆。尾联:“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诗人提到融公生前使用的竹如意,仍然挂在草堂前。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下一篇:唐·孟浩然《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