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uī
èr
shí
yóu
jìng
bāo
èr
gōng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shì
lǎn
jìng
zhōng
liú
dào
qīng
zhī
wèi
dàn
shí
ōu
niǎo
qíng
fān
qiáo
fēng
sòng
chūn
féng
qíng
jiāng
tàn
xià
xué
shāo
bèi
yuè
wáng
chéng
yuàn
yǒu
bāo
wén
zhāng
tuī
shēng
cāng
làng
zuì
hòu
chàng
yīn
tóng
shēng

译文

试着观赏镜湖的景物,湖水从湖中心到岸边都清澈无比。不知道鲈鱼味道如何,却能体会鸥鸟相伴的情谊。船帆得到顺风的助力,春天恰逢谷雨时节放晴。即将去探寻夏禹的洞穴,稍微偏离越王的都城。官府中有位姓包的朋友,写文章要推重贺先生。在沧浪亭醉后吟唱,因此把这首诗寄给意气相投的朋友。

逐句剖析

"试览镜湖物":试着观赏镜湖的景物,

"中流到底清":湖水从湖中心到岸边都清澈无比。

# 到:一作见。

"不知鲈鱼味":不知道鲈鱼味道如何,

"但识鸥鸟情":却能体会鸥鸟相伴的情谊。

"帆得樵风送":船帆得到顺风的助力,

"春逢谷雨晴":春天恰逢谷雨时节放晴。

"将探夏禹穴":即将去探寻夏禹的洞穴,

# 将探:一作特寻。

"稍背越王城":稍微偏离越王的都城。

"府掾有包子":官府中有位姓包的朋友,

# 府:一作守。

"文章推贺生":写文章要推重贺先生。

"沧浪醉后唱":在沧浪亭醉后吟唱,

"因此寄同声":因此把这首诗寄给意气相投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了镜湖的清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第二联运用典故,“鲈鱼味”化用张翰思念家乡鲈鱼脍的典故,而诗人表示不知鲈鱼味,体现出他此时专注于出游的当下。“鸥鸟情”则化用“鸥鸟忘机”的典故,象征着一种淡泊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谊,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纯粹的感情,如同鸥鸟般无拘无束、相互信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三联描绘了游览时的宜人天气和自然风光,第四联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之情。第五联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尾联通过这种放纵的行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与友人产生共鸣,传递相同的情感和志趣。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遗迹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点明游览之事,“试览”表现出一种悠然尝试的心态。“中流到底清”描绘镜湖湖水清澈的特点,从湖中心到岸边都清澈见底,给人以清新、纯净之感,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也引出下文对此次出游的进一步描写。第二联:“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运用典故,“鲈鱼味”这个典故来源于西晋张翰。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鲈鱼脍,于是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便弃官归乡。这个典故后来常被用来表示思乡之情或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说“不知鲈鱼味”,是说自己不像张翰那样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有归乡之情,此时他沉浸在出游的乐趣之中。“鸥鸟忘机”的典故出自《列子·黄帝》。传说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人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机心。在诗中“鸥鸟情”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那种淡泊宁静、真挚纯粹、无拘无束且相互信任的感情,如同鸥鸟之间那种自然而纯粹的关系。第三联:“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描写出游时的天气和行船情况。“帆得樵风送”,“樵风”指顺风,船帆得到顺风的助力,航行顺畅,增添了旅途的惬意。“春逢谷雨晴”,点明时间是谷雨时节且天气晴朗,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的晴好天气为出游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满意之情。第四联:“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继续叙述行程安排。“将探夏禹穴”表明即将去探寻与大禹有关的地方,增添了游览的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稍背越王城”说明行程稍微偏离越王城,使游览路线更具变化和丰富性,展现出诗人对不同历史遗迹的探寻兴趣,也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第五联:“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这两句引入友人,“府掾有包子”,“包子”可能是友人的名字或称呼,表明官府中有这样一位友人。“文章推贺生”则突出另一位友人贺生的文章才华出众,在当时备受推崇,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欣赏和尊重,也为下文借景抒情表达友情做铺垫。尾联:“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写诗人在沧浪亭醉后吟唱,并把这首诗寄给友人。“沧浪”常代表一种闲适、超脱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下吟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寄同声”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与友人相同的情感,即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此次出游的共同感受,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也体现出文人之间以诗传情的高雅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三、四用拗笔,翻得老厉,偶一作耳,非可藉口。五、六对更出意。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下一篇: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