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nián
chéng
guǎn
zhōng
huái
怀
guī
zuò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xiàn
tiān
fān
hǎi
pàn
guò
wǎng
lái
xiāng
xìn
duàn
liú
zhì
qíng
duō
yuè
wén
léi
zhèn
dōng
fēng
gǎn
suì
zhé
chóng
jīng
xué
cháo
què
miǎn
tíng
duì
fāng
zūn
jiǔ
zhěn
guī
屿
zhōu
jiāng
hǎi
zhèng

译文

我身处这偏远异乡,位于天涯一隅,孤独的船帆从海畔驶过。与故乡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滞留在外地,客居的愁情更多了。腊月里听到了雷声震动,和暖的东风吹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和暖气息。蛰伏在洞穴中的虫子被惊动,从穴中爬出,巢中的喜鹊扭头张望着庭院中的树枝。我徒然面对着这芬芳的美酒,却只能无奈地伏在枕上,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打算回到海岛,整理好船桨,此时江海之上风平浪静,正适合乘船归乡。

逐句剖析

"异县天隅僻":我身处这偏远异乡,位于天涯一隅,

# 天隅:天边。

"孤帆海畔过":孤独的船帆从海畔驶过。

"往来乡信断":与故乡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

"留滞客情多":滞留在外地,客居的愁情更多了。

# 客情:客旅的情怀。

"腊月闻雷震":腊月里听到了雷声震动,

# 腊月:农历十二月。

"东风感岁和":和暖的东风吹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和暖气息。

# 岁和:年和,一年风调雨顺。

"蛰虫惊户穴":蛰伏在洞穴中的虫子被惊动,从穴中爬出,

# 户穴:洞穴。

"巢鹊眄庭柯":巢中的喜鹊扭头张望着庭院中的树枝。

# 庭柯:庭树。,眄:斜视。,巢鹊:营巢之鹊。

"徒对芳尊酒":我徒然面对着这芬芳的美酒,

# 芳尊: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其如伏枕何":却只能无奈地伏在枕上,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 伏枕:伏卧在枕上。

"归屿理舟楫":我打算回到海岛,整理好船桨,

# 屿:一作来。

"江海正无波":此时江海之上风平浪静,正适合乘船归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是盛唐诗人孟浩然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客居乐城(今浙江乐清)馆驿时创作的五言排律。诗作以自身卧病羁留的寂寥心境为线索,借“异县天隅隔,孤帆海畔过”勾勒乐城僻远的地理环境,以“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摹写乐清独特的物候景观,终以“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寄寓迫切返乡的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冬,孟浩然为探访同乡挚友、时任乐城尉的张子容,自襄阳远赴东南海隅的乐城(今浙江温州乐清市)。羁旅途中,诗人突患疾疫,被迫滞留乐城馆驿。时值腊月,却闻惊雷震响,东风送暖,这般违背时令的物候异象,既与北方故乡的寒冬迥异,更与诗人衰病交加的心境形成强烈反差,遂触发其深切的羁旅之思与归乡之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羁旅思乡诗。诗中描绘了乐城偏远的地理环境、腊月闻雷的异常物候,以及诗人病中困顿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客居异乡的孤寂愁绪、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归乡的坚定信念。全诗以精巧的排律结构融情于景,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羁旅情怀与精神追求。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诗人描绘出一幅这样的画面,自己回到海中的小岛,整理着船只和船桨,此时江海正风平浪静。表面上看是在写眼前江海无波、适宜行舟的景象,实际上诗人是借这平静的江海之景,抒发内心渴望返乡的强烈心境。江海无波为归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暗示着诗人归乡的时机已到,归心似箭,将渴望回到故乡的情感融入到这平静江海的景色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烘托:“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冬眠的虫子被惊动,在户穴中蠢蠢欲动;巢中的喜鹊不时地张望庭院中的树枝。诗人通过对蛰虫和巢鹊这两种小动物动态的细致描写,以动衬静。蛰虫的惊动和巢鹊的张望,打破了周围环境的寂静,更衬托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冷清。同时,这些充满生机的小动物与卧病在床、孤身一人的诗人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羁旅他乡的孤独寂寞以及身世飘零的哀伤之情。

3. 分段赏析

第一联“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诗人以“异县”点明身处他乡,“天隅僻”强调地理位置的偏远,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孤帆海畔过”中,“孤帆”这一形象,既描绘出诗人独自漂泊的情景,又增添了画面的孤独感,海畔的广阔与孤帆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诗人的形单影只。第二联“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往来乡信断”直接表明诗人与故乡的音讯隔绝,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留滞客情多”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因滞留他乡而产生的诸多愁绪,如思乡之情、漂泊之苦等,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第三联“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在腊月本应寒冷寂静的时候,诗人却听到雷声震动,这违背常规的物候现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殊,也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平静。“东风感岁和”中,东风带来温暖,让诗人感受到岁月的和暖,但这种和暖与他身处异乡、卧病在床的处境形成反差,更增添了他的思乡之情。第四联“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一句,诗人描绘了蛰伏的虫子被惊动,从洞穴中爬出,喜鹊在庭院的树枝间张望的景象。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诗人卧病在床、无法自由活动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了诗人身体的衰弱和内心的孤寂,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家乡的渴望。第五联“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诗人独自面对着美酒,却只能无奈地伏在枕上。“徒对”表现出诗人的无奈和寂寞,美酒本应是消愁之物,但此时诗人卧病在床,无法尽情享受,更凸显出他的痛苦和无奈。“其如伏枕何”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诗人身体的不适和处境的艰难,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他的身心煎熬。第六联“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岛屿,整理好船桨,准备乘船归乡,而此时江海风平浪静,正适合航行。这一联通过想象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归乡愿望。“归屿理舟楫”的行动描写,展现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江海正无波”则营造出一种平静、顺利的氛围,暗示诗人希望归乡之路能够平安无阻,也反映出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

下一篇:唐·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