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gōng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qín
chéng
jiù
lái
chēng
yǎo
tiǎo
hàn
jiā
gēng
yīng
shǎo
hóng
fěn
yāo
jūn
zài
chù
qīng
lóu
cháng
nán
xiǎo
cháng
gōng
zhōng
zhōng
àn
lái
lián
guàn
xiāng
cuī
huān
shì
jīn
wéi
yǒu
nián
nián
líng
shù
āi

译文

从前的秦地古城,向来以美女众多而闻名,汉宫侍奉君王的佳人想来也不会少。那些曾以美貌邀约君王的女子,如今已不知在何方,深宫楼阁里,长夜漫漫苦等至天明。曾经热闹的长乐宫,如今只有钟声在暗处悠悠传来,可惜那些早已习惯了被催促着上演的歌舞,如今再难重现。往日的欢乐盛景,到如今只剩下一片冷清寂寞,只有帝王陵墓旁的树木,一年又一年,在静默中透着无尽的悲凉。

逐句剖析

"秦城旧来称窈窕":从前的秦地古城,向来以美女众多而闻名,

"汉家更衣应不少":汉宫侍奉君王的佳人想来也不会少。

"红粉邀君在何处":那些曾以美貌邀约君王的女子,如今已不知在何方,

"青楼苦夜长难晓":深宫楼阁里,长夜漫漫苦等至天明。

"长乐宫中钟暗来":曾经热闹的长乐宫,如今只有钟声在暗处悠悠传来,

"可怜歌舞惯相催":可惜那些早已习惯了被催促着上演的歌舞,如今再难重现。

"欢娱此事今寂寞":往日的欢乐盛景,到如今只剩下一片冷清寂寞,

"惟有年年陵树哀":只有帝王陵墓旁的树木,一年又一年,在静默中透着无尽的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乐宫》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客居长安时,创作了宫怨诗《长乐宫》。此诗借助秦汉宫廷意象,化用汉代长乐宫典故影射唐代宫廷生活:以“红粉邀君”“青楼苦夜”等意象刻画宫女孤寂,借“钟暗来”“歌舞催”等场景暗喻时光流逝,终以“陵树哀”的凄清意象收尾,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照。诗作在延续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清雅风格的同时,呈现出其诗作中少见的直露抒情特点,收录于《孟浩然集》三卷本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728年,孟浩然四十岁游长安应试落第时写下此诗,他借汉代长乐宫的意象来讽喻唐代宫廷的现实。长乐宫的前身是秦代兴乐宫,汉高祖将其改建为政治中心,诗中化用汉代卫子夫“更衣入侍”的典故,以此隐喻宫女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诗借汉代长乐宫的盛衰变迁,​​抒写宫女被弃的悲剧与权力虚妄的悲悯​​,暗含诗人自身仕途失意的苍凉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这句诗中作者化用汉代卫子夫“更衣入侍”的典故,将其转化为对宫女命运的象征性描写。这一典故原本记载了卫子夫因得汉武帝宠幸而改变身份的经历,但此处被赋予新意,不再聚焦个人际遇,而是升华为所有宫女共同悲剧的缩影。双关:“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这句诗中“青楼”一词兼具双重含义:表层指汉代宫廷建筑(如汉武帝时期的宫苑),深层则暗合后世“风月场所”的文化符号。这种语义滑移让读者同时联想到宫廷礼制与欲望矛盾。

3. 分段赏析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起笔通过秦宫旧日佳人之美与汉廷频繁更替的华服意象叠加,暗喻王朝更迭如流水般自然。“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以对比手法展现欢场女子的生存困境,昔日承宠时的笑靥化作长夜孤寂,将繁华背后的凄凉剖露无遗。“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诗人以“长乐宫”这一繁华之地为背景,用“钟暗来”巧妙营造出时光悄然流逝、无声无息的氛围,暗示着盛极一时的欢宴终将走向尾声引人深思。暗示权力中心对时光流逝的麻木不仁。“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以陵墓松柏的悲鸣收束全篇,将瞬息即逝的人间欢愉置于亘古不变的自然之下,形成震撼人心的叩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下一篇:唐·孟浩然《送吴宣从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