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茅斋里":夏日里,在茅草搭盖的简朴屋舍中,
"无风坐亦凉":即使没有风,静坐也感到一片清凉。
"竹林深笋穊":幽深的竹林里,新生的竹笋密密麻麻钻出地面,
# 穊:一作稚。,深:一作新。
"藤架引梢长":藤蔓攀着架子生长,嫩绿的枝条不断向高处延伸。
"燕觅巢窠处":燕子飞来飞去,寻找筑巢的角落,
"蜂来造蜜房":蜜蜂忙碌着,在花间建造酿蜜的蜂房。
"物华皆可玩":眼前的自然万物都值得细细赏玩,
"花蕊四时芳":花儿的芬芳仿佛能在这茅斋中四季常驻。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诗人描绘了夏日茅斋中的清凉感受。即使没有风,坐在茅斋中也感到凉爽。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舒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颔联:“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诗人描写了茅斋周围的自然景色。竹林中新生的竹笋茂密,藤架上的藤蔓不断生长。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颈联:“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燕子寻找巢穴和蜜蜂建造蜂房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尾联:“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诗人总结了自然的美丽与丰富。各种自然景物都值得欣赏,花蕊四季飘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上一篇:唐·孟浩然《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下一篇:唐·孟浩然《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