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谷未停午":出山谷时还未到正午,
"到家日已曛":回到家时太阳已西沉。
# 到:一作至。
"回瞻下山路":回头瞻望下山的道路,
# 下山:一作山下。
"但见牛羊群":只看见成群的牛羊。
"樵子暗相失":打柴人在暗中走散,
"草虫寒不闻":寒秋里草虫不再鸣叫。
"衡门犹未掩":简陋的家门还未关闭,
"伫立望夫君":有人伫立着盼望夫君。
# 望:一作待。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出谷未亭午,到家已夕曛”,简单地记叙了诗人出谷时还未到正午,到家时却已夕阳西下,从时间的变化,侧面说明路途不是很远。此联语言质朴平实,以直白的叙述交代了行程的时间节点,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颔联“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诗人回头瞻望下山的路,眼中只有牛羊群,却不见友人。“回瞻”“但见”等用词精准,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寻找友人时的动作和所见之景。化用《诗经》语句,委婉地表达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借景抒情,将盼望友人归来的情感融入到对牛羊群的描写之中,景中含情。颈联“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描写了樵夫在夜色中隐没,草虫在深秋中无声的画面。“暗相失”“寒不闻”,通过细腻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生动地营造出一种寂静、若有所失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因友人未归而产生的失落和担忧,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尾联“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写自家简陋的门还未关上,自己伫立门前等待友人归来。“犹未掩”“伫立”等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等待时的状态,“待夫君”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情感真挚而强烈,从侧面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卒章显志,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2. 作品点评
“诗境趋于隐淡,几乎难觅雕琢痕迹”,此乃表象。正如闻一多所言,孟浩然诗歌的精妙之处,并非将诗意凝聚于某一妙联佳句之中,而是以自然冲淡之笔,不着痕迹地将诗意均匀铺陈于整首诗篇,这才真正体现了孟浩然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质与内在精髓。
# 刘云:并与草虫无之,则其境可悲。幽凄寂历之境,数言俱足。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钟云:一首陶诗,却入律中。妙!妙!潭云:妙在无迹可寻。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未足以为妙。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此诗以古行律,有晋人风味。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