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àng
táo
shā
jiǔ
shǒu
liù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zhào
chéng
zhōu
jiāng
kāi
táo
jīn
bàn
mǎn
jiāng
wēi
měi
rén
shǒu
shì
hóu
wáng
yìn
jìn
shì
shā
zhōng
làng
lái

译文

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淘金的女伴早已布满江滨。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的黄金。

逐句剖析

"日照澄洲江雾开":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

# 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

"淘金女伴满江隈":淘金的女伴早已布满江滨。

# 江隈:江湾。,金:一作沙。

"美人首饰侯王印":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

# 侯王印:候王的金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的黄金。

# 尽是:全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浪淘沙九首(其六)》是唐代刘禹锡的诗作。此诗主题鲜明,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等,讽刺不劳而获的富贵者。运用了对比、借物抒情、联想等写作手法描绘红日江雾中,众多淘金女在江边忙碌,凸显其劳动艰辛;揭示贵族奢华背后是底层的付出。作品在唐诗中题材独特,关注妇女劳动,以简约之笔展现深刻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同情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在唐诗宝库中别具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浪淘沙(其六)》是刘禹锡的后期作品,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力急剧衰落,陷入了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混乱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有才之士遭到外放,在愤激的情绪下,怨刺之作不断涌现。刘禹锡便是其中之一,他从京官被贬调任地方官,在此期间依然创作出了流芳后世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体裁的诗,也是一首讽喻题材的诗。描绘了淘金女子辛勤劳作,在河边忙碌淘洗沙石寻找金粒的场景,营造出底层人民劳作的艰辛氛围。表达了对劳作与享受不平等现象的揭示,借淘金场景与上层社会奢华生活的对比,写出了那些看似高贵华丽的东西实则源于底层人民的辛勤付出,讽刺了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富贵者。此诗语言平白却含义精深,尽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将淘金女的艰苦劳作与美人、王侯的奢华生活进行对比。一边是淘金女在沙中浪底辛苦淘金,一边是美人戴着华丽首饰、王侯执掌金印,养尊处优,突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公平,使诗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具冲击力。借物抒情:诗中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通过“首饰”和“印”这两种代表着富贵权势的物品,以及它们的来源“沙中浪底”,借物抒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不劳而获的富贵者的鄙视和对辛苦劳作的淘金女的同情,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联想:诗人由眼前淘金女在江边淘金的场景,自然地联想到“美人首饰侯王印”,从现实的劳动场景联想到贵族的奢华生活,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深度。

3. 分段赏析

“日照澄洲江雾开”:描绘出清晨阳光穿透江雾,照亮小洲的画面,营造出清新明朗的氛围,为下文淘金女劳作场景做铺垫,以自然之美衬托劳动场景。“淘金女伴满江隈”:“满”字生动写出淘金妇女众多,挤满江边弯曲处,虽未细致刻画淘金过程,但读者能感受到她们劳作的艰辛,体现出劳动人民为生活奔波的不易。“美人首饰侯王印”:诗人由此联想起贵族妇女的首饰和王公大臣的金印,这些象征着富贵权势的物件,是富贵阶层奢华生活的集中体现。“尽是沙中浪底来”:揭示出这些贵重物品都来自淘金妇女在沙中浪底辛苦淘洗,在喟叹中饱含对淘金妇女的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富贵者的讽刺,有力地表达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4. 作品点评

《浪淘沙(其六)》具有独特价值与写作特色,对比鲜明,有力地深化了诗歌主题。在用语上,极为简约,仅开篇十四字,便勾勒出色彩鲜明且饱含艰辛的淘金画面。唐诗题材广泛,却鲜少将目光聚焦于妇女劳动。此诗以淘金妇女的艰苦劳动为题材,别具一格,丰富了唐诗的题材范畴。其内容丰富深刻,后两句虽未直接议论,却在直白陈述中尽显深意,言简意赅。整首诗虽无特别突出的名句,却凭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注与独特艺术表达,在唐诗宝库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反映社会现实、展现底层劳动妇女生活的佳作,对后世理解唐代社会风貌与文学创作视野的多元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触景含情,幽恨难写,人情只在口头。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浪淘沙词》,始于白居易、刘禹锡,大抵描写风沙推移,以见人世变迁无定,或则托意男女恩怨之词。禹锡此首乃言3淘沙拣金之劳,而“美人”、“侯王”或未知也。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西川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下一篇:唐·刘禹锡《天论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