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龙睡后珠元在":骊龙沉睡之后,它口中的宝珠依然完好无损,
"仙鹤行时步又轻":仙鹤行走时,步伐轻盈飘逸,毫无尘俗之感。
"方寸莹然无一事":此刻他内心澄澈如镜,全然没有丝毫烦忧杂念,
"水声来似玉琴声":耳边传来潺潺水声,宛如玉琴弹奏出的清越乐音。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人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集贤园凉风亭的清幽景致,也塑造了裴度高雅脱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政治品格与超脱生活境界的赞颂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骊龙睡后珠元在”巧用《庄子·列御寇》中“骊龙颔珠”的典故。典故原意是骊龙口中所含宝珠极为珍贵,需趁其熟睡时才能盗取,常喻指获取珍品需冒风险或历经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裴度远离朝廷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比喻:“水声来似玉琴声”将自然水声比作清雅的玉琴声,诗人借这一比喻,将寻常流水之声升华为可与丝竹雅乐媲美的听觉享受,既展现出对自然之声的细腻体察与由衷喜爱,也透露出其内心对清雅闲适境界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骊龙睡后珠元在”借用《庄子》中骊龙含珠的典故,以骊龙沉睡后宝珠仍藏于颔下的意象,比喻裴度虽远离朝堂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仙鹤行时步又轻”用仙鹤轻盈的步态,象征裴度超然世外的隐士风度。“方寸莹然无一事”描写裴度在凉风亭休憩时内心澄澈、了无杂尘的状态。“水声来似玉琴声”以溪水声如琴音般清越的比喻,呼应前文心境的澄澈,营造出空灵淡泊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