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zhōu
péi
qián
dēng
chéng
běi
lóu
chūn
wàng
yīn
cuī
líng
shī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chéng
lóu
wàng
chū
fēng
chén
jiàn
jìn
guān
西
wèi
běi
chūn
bǎi
èr
shān
xióng
shàng
guó
shuāng
jīng
pèi
wěi
míng
chén
zhōng
jīn
shī
chù
tiān
shàng
tóng
shí
cǎo
zhào
rén
guài
lǎo
láng
chéng
làn
chuī
huàn
suī
bié
jiù
qíng
qīn

译文

登上城楼向四处眺望,仿佛超脱于尘世的纷扰之外,看遍了关西和渭北地区盎然的春色。山河险要,地势雄伟,拱卫着大唐国都,刺史的仪仗所在之处,托付着朝廷对名臣的重任。今日在这城壁上留下题诗的地方,曾经与我同在朝廷起草诏书的诸位友人。请不要怪罪我这个老头子在这里滥竽充数般题诗,虽然我们在仕途上各自不同,但旧日的情谊依旧亲近。

逐句剖析

"城楼四望出风尘":登上城楼向四处眺望,仿佛超脱于尘世的纷扰之外,

"见尽关西渭北春":看遍了关西和渭北地区盎然的春色。

"百二山河雄上国":山河险要,地势雄伟,拱卫着大唐国都,

# 雄:一作“归”。

"一双旌旆委名臣":刺史的仪仗所在之处,托付着朝廷对名臣的重任。

"壁中今日题诗处":今日在这城壁上留下题诗的地方,

# 处:一作“句”。

"天上同时草诏人":曾经与我同在朝廷起草诏书的诸位友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请不要怪罪我这个老头子在这里滥竽充数般题诗,

"宦途虽别旧情亲":虽然我们在仕途上各自不同,但旧日的情谊依旧亲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是唐代刘禹锡的七言律诗。开篇“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诗人登楼远眺,视野开阔,春色尽收眼底。颔联“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借“百二山河”典故,凸显大唐山河雄伟,也称赞名臣担当。颈联忆旧,“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怀想昔日旧友同在朝廷起草诏书的时光。尾联“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感慨自身仕途不顺,却强调友情依旧。此诗借景抒情,饱含对山河的赞美、对旧友的怀念,尽显其豪迈又深情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首联“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诗人登上城楼向四周眺望,眼前的景象超出尘世的纷扰,看遍了关西渭北的春色。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开阔之景,流露出超逸、欣悦之意,展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用典:颔联中“百二山河”运用典故,代指山河险固之地,形容京都山河拱卫,地势险要,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诗歌对山河的描绘更为精炼且富有表现力。直抒胸臆:尾联“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诗人直接表明不要怪罪自己像滥竽充数之人一样题诗,即便仕途不同,但旧日情谊依旧亲近,直白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仗:如颔联中“百二山河”对“一双旌旆”,名词相对且数量词对应;“雄上国”对“委名臣”,动宾结构相对,节奏鲜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形式美。

2. 分段赏析

首联诗歌开篇,诗人与钱大夫登上城楼,极目四望,“城楼四望出风尘”,一个“出”字,展现出诗人视野的开阔与超脱。此时,尘世的纷扰仿佛都被抛在脚下,凸显出诗人心境的高远。继而,“见尽关西渭北春”,诗人的目光所及,是关西渭北广袤大地上盎然的春色。“见尽”二字,将春景的辽阔无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日画卷。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登楼远眺的行为,还巧妙地通过写景,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与陶醉,为全诗奠定了豪迈、开阔的基调。颔联紧承首联,继续描写登楼所见所感。“百二山河雄上国”,诗人用“百二山河”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出京都山河地势险要,如同天然屏障拱卫着国家,尽显大唐的雄伟壮阔,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国家山河的赞美与自豪。“一双旌旆委名臣”,“一双旌旆”指代华州刺史的仪仗,此句意为朝廷将一方重任托付给像钱大夫这样的名臣,流露出诗人对名臣身负重任、建功立业的欣羡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朝廷知人善任的期待,以及自己渴望施展抱负的愿望。这两句对仗工整,意境雄浑,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格局。颈联笔锋一转,从对山河、人物的描写,转向对登楼题诗场景的叙述。“壁中今日题诗处”,诗人看到城壁上今日自己题诗的地方,思绪不禁飘远。“天上同时草诏人”,“天上”指代朝廷,“同时草诏人”则指钱大夫、李绛、崔群、令狐楚等人,他们曾在元和年间同为翰林学士,参与起草诏书,地位尊崇。此句通过今昔对比,既回忆了昔日旧友在朝廷共事的辉煌时光,又感慨如今各自境遇的不同,勾起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旧友们的深情厚谊。这两句诗,在叙事中饱含情感,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沉。尾联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莫怪老郎呈滥吹”,“老郎”是诗人自谦之词,此时诗人年龄渐长,却仍仕途不顺,自嘲自己如滥竽充数般在此题诗。然而,“宦途虽别旧情亲”,即便与旧友们在仕途上有着不同的境遇,各自发展的道路有所差异,但诗人强调他们之间的旧日情谊依旧深厚,始终亲密无间。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又凸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在情感上既有无奈,又有温暖,为全诗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展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友情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

下一篇:唐·刘禹锡《伤段右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