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o
bái
bīn
fēn
chū
dào
luò
zhōng
chéng
féng
yǐ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西
wàng
yuàn
dōng
zhàn
luò
yáng
cái
lǐng
chóu
kàn
shān
ào
lái
míng
hóng
鸿
suǒ
liáo
zhà
fēi
huí
zhú
tōng
xīn
jìng
xié
qín
shàng
jiù
tái
chén
āi
zhǎng
zhě
zhé
fēng
yuè
rén
bēi
wén
dào
lóng
mén
jùn
hái
yīn
shàng
kāi

译文

从西面的望苑辞别离开,向东来到洛阳担任分司这个要职。翻越山岭时没有忧愁思绪,欣赏沿途山景更不后悔此行。高飞的鸿雁还有什么可向往的,辽东仙鹤刚刚飞回故乡。清洗竹林开辟新的小径,带着琴登上昔日的楼台。长者的车辙印上尘埃,与故友共赏风月共饮美酒。听说龙门山势高峻,还要为尊贵的客人敞开。

逐句剖析

"西辞望苑去":从西面的望苑辞别离开,

"东占洛阳才":向东来到洛阳担任分司这个要职。

"度岭无愁思":翻越山岭时没有忧愁思绪,

"看山不懊来":欣赏沿途山景更不后悔此行。

"冥鸿何所慕":高飞的鸿雁还有什么可向往的,

"辽鹤乍飞回":辽东仙鹤刚刚飞回故乡。

"洗竹通新径":清洗竹林开辟新的小径,

"携琴上旧台":带着琴登上昔日的楼台。

"尘埃长者辙":长者的车辙印上尘埃,

# 辙:一作撤。

"风月故人杯":与故友共赏风月共饮美酒。

"闻道龙门峻":听说龙门山势高峻,

"还因上客开":还要为尊贵的客人敞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是中唐诗人刘禹锡赠予友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首联写白居易向西辞别京城官署,前往洛阳,暗含对其在洛阳展露才华的推崇;颔联描绘他赴洛途中毫无愁绪,见山川风光更不懊悔此行,藏着对其境遇的调侃;颈联以冥鸿、辽鹤为喻,暗合他初到洛阳的心境与状态;尾联前两句写宾客往来、故人相聚之景,后两句以龙门因尊贵客人而敞开的意象,既赞白居易身份,又显趣味。全诗借助典故与意象,语言凝练、意趣横生,既调侃了白居易初任洛阳的境遇,又暗含对其才华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前后,当时白居易因仕途迁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刘禹锡以诙谐笔调创作此诗遥寄友人。诗中“冯尹”即时任河南尹的冯宿,三人同属中唐文人交游圈,酬唱往来频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赠答诗。全诗借助典故与意象,既调侃了白居易初任洛阳的境遇,又暗含对其在洛阳展露才华的推崇。

2. 写作手法

用典:“闻道龙门峻”一句,巧用了“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典故原意是:传说黄河中的鲤鱼若能跳过龙门,就会化为神龙,后来常用来比喻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或地位提升。“龙门”既指洛阳地理标志伊阙龙门,又暗喻科举登第的“鲤鱼跃龙门”典故,隐喻白居易以宾客身份任职洛阳的特殊境遇。互文:“还因上客开”句中“上客”既指受礼遇的白居易,又与《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座上客常满”的典故形成互文,体现诗人对友人文学地位的推崇。虚实相生:“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两句是写白居易在洛阳的生活场景。“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借典故联想,暗含对友人顺遂的祝愿,虚意寄于实景之中。

3. 分段赏析

“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两句是写白居易的行踪与才名。“望苑”代指此前任职的地方,“西辞”点明离开的方向;“东占”则写出他来到洛阳,“洛阳才”既指洛阳之地有才俊汇聚的氛围,也暗赞白居易的才学适配此地。一个“占”字看似平常,却巧妙写出他到洛阳后如归般的契合感。​“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两句是写白居易的心境。“度岭”暗指旅途行程,“无愁思”直接写出他没有离别后的愁绪;“看山不懊来”则以观景的感受,表现他对来到洛阳毫无懊悔。这两句用直白的表述,展现出白居易豁达的心态。​“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两句是用典故喻心境。“冥鸿”是高远的鸿雁,象征无拘无束的状态,“何所慕”写出不贪恋过往的心境;“辽鹤”是归来的仙鹤,“乍飞回”暗喻白居易来到洛阳如归巢般自在。两个意象的运用,委婉表达出对友人得偿所愿的理解。​“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两句是写白居易在洛阳的生活场景。“洗竹通新径”描绘出清扫竹林开辟新路的画面,显露出对新环境的打理;“携琴上旧台”则以携带古琴登上旧台的情景,暗含对过往生活雅趣的延续。日常的举动中,透着安然自适的气息。​“尘埃长者辙,风月故人杯”两句是写文人交往的情景。“尘埃长者辙”以门前车辙蒙尘的细节,暗示有贤德之人来访;“风月故人杯”则以清风明月下与友人共饮的画面,写出相聚的惬意。两句一实一虚,勾勒出融洽的交游氛围。​“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两句是关联冯尹的戏语。“龙门峻”点出龙门地势的高峻,“闻道”则带出听闻的意味;“还因上客开”暗指因冯尹这位“上客”的缘故,龙门仿佛也为友人敞开。既呼应了“戏呈冯尹”的题旨,又暗含对友人受礼遇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