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suǒ
yǒng
huái
怀
qiě
shì
shù
zhī
tà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qián
yǒu
zhuàn
cháng
jīng
zhái
nèi
lián
chí
jiǔ
rèn
qīng
shì
guān
gāo
xiá
lùn
nián
zhǎng
shǎo
huān
qíng
lóng
hàn
bèi
tàn
zhū
lǎo
bàng
pēi
hái
yīng
yuè
shēng
xiàn
sān
chūn
táo
guì
huā
chéng
shí
xiàng
qiū
róng

译文

衙署前有音乐,饮食常常很精美,宅院里相连的池塘,美酒可尽情倾倒畅饮。自然是因为官位高了,就没有亲近的友人,也不必说年纪大了,欢乐的情绪就少了。就像骊龙颔下的宝珠被取走,但老蚌也会随着月亮而孕育出新的珠胎。不要羡慕阳春三月的桃树和李树,桂花到了秋天也会结出果实,一片繁荣。

逐句剖析

"衙前有乐馔常精":衙署前有音乐,饮食常常很精美,

# 乐:府中官伎。,衙:指河南府尹官署。

"宅内连池酒任倾":宅院里相连的池塘,美酒可尽情倾倒畅饮。

# 宅:指白居易洛阳履道坊宅,“有水一池”。

"自是官高无狎客":自然是因为官位高了,就没有亲近的友人,

# 狎客:亲密不拘形迹的客人。,官高:白居易时为河南尹正三品。

"不论年长少欢情":也不必说年纪大了,欢乐的情绪就少了。

# 不论:不关,不因。

"骊龙颔被探珠去":就像骊龙颔下的宝珠被取走,

# 骊:黑色。

"老蚌胚还应月生":但老蚌也会随着月亮而孕育出新的珠胎。

"莫羡三春桃与李":不要羡慕阳春三月的桃树和李树,

"桂花成实向秋荣":桂花到了秋天也会结出果实,一片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为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七言律诗。当时白居易寄诗借枯树叹自己年老无用,刘禹锡以此诗回应。诗中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述,运用典故和对比手法,既表达对白居易丧子的同情,又以桂花秋荣为喻,劝慰老友莫因一时境遇而消极,应保持积极心态,老当益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展现出刘禹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由唐代刘禹锡所作。大和五年(831年),刘禹锡收到好友白居易寄来的新诗,诗中白居易借枯树感叹自己年老无用,加之此前可能经历了丧子之痛,心境较为低落。刘禹锡为宽慰老友,解开其心结,便创作了此诗,以鼓励白居易老当益壮,积极面对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答诗。诗中先描绘了官场生活的场景,体现出因官位高而缺少亲近友人的状态;接着运用“骊龙颔被探珠去”等典故,暗指白居易丧子之痛;最后以“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劝勉,表明不要羡慕桃李早荣,桂花虽秋开却能结实,表达了对白居易的劝慰,希望他能老当益壮,积极面对生活。

2. 写作手法

用典:“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运用典故,前者暗指白居易遭遇丧子之痛,后者以老蚌生珠,含蓄劝慰白居易未来仍有希望 。对比:将“三春桃与李”和“桂花”作对比,桃李虽在春天早开,却不如秋天结实的桂花,借此劝勉白居易莫因青春不再而消极,应如桂花般在人生的秋季仍有所成 。

3. 分段赏析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语言简洁直白,“馔常精”“酒任倾”生动描绘出因官位高而饮食丰富、美酒充足的生活状态,侧面体现二人晚年的优渥生活,也为后文感慨铺垫。“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以质朴语言写出官高少亲近友人、年老缺欢情的现实,“无”“少”两字强化这种状态,流露出淡淡的感慨,为表达老人优势做反衬。“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运用典故,意象独特,借“骊龙颔珠被取”暗喻白居易丧子之痛,又以“老蚌应月生胚”暗示未来仍有希望,含蓄地给予慰藉。“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此句为全诗亮点,富有哲理。“莫羡”直接劝勉,将桃李的早荣与桂花秋实对比,以桂花自比和比友人,鼓励老友如桂花般在人生秋季仍能有所成就,展现出乐观豪迈的情怀,语言遒劲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