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bié
yuē
shī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shī
féng
xīng
shǒu
xiāng
bàn
zhù
chán
jiōng
chūn
tóng
zāi
shù
qiū
dēng
duì
jiǎng
jīng
shān
céng
jié
shè
guì
shuǐ
yuǎn
yáng
líng
huà
jiù
hái
chóu
chàng
tiān
nán
wàng
liǔ
xīng
jīng
zhōu
rén
wén
yuē
shì
jǐng
shēng
ér
yún
xìng
hūn
wéi
shēng
ér
zhèng
nán
liù
chū
shēng
zhī
jiào
shèn
jīn
nián
fǎng
访
lián
zhōu
qiě
yuē
:“
:“
pín
dào
xiāng
chuān
huì
liǔ
cáo
zhé
líng
líng
zhái
xìng
lián
dòng
ér
zhě
yǒu
nián
yóu
shì
shí
rén
shì
luò
ěr
jiè
。”
。”
wén
wéi
jiàn
yīn
jīn
zhī
lái
nǎng
shí
zhī
yīn
ěr
shí
cáo
liǔ
zhōu
zèng
bié

译文

约师曾遇吴兴太守,相伴在禅房静居。春雨中一同栽种树木,秋夜里对坐讲解佛经。昔日于庐山结社念佛,如今乘舟远渡桂水。闲聊旧事心中满是惆怅,望向天南的柳星,思绪随你远去。荆州有位文约上人,虽生于市井之间,却天生有云鹤般超脱的性情,因此弃绝荤腥出家为僧,通过修行领悟佛法而证道他南行抵达六祖慧能诞生的地方得以了解佛教遗教,理解十分透彻。今年他到连州拜访我,还说:“贫道从前渡湘水时,恰逢柳仪曹被贬谪到零陵,他住在佛寺里,幸好我们有好几年屋栋相连做邻居,因此时常能听到大德高僧的佛法开示。”听闻是眼见的因缘,今日他的来访,正是往日结下的因缘啊,当时柳仪曹任柳州刺史,曾用八句诗赠别他。

逐句剖析

"师逢吴兴守":约师曾遇吴兴太守,

# 守:一作“寺”。

"相伴住禅扃":相伴在禅房静居。

"春雨同栽树":春雨中一同栽种树木,

"秋灯对讲经":秋夜里对坐讲解佛经。

# 灯:一作“风”。

"庐山曾结社":昔日于庐山结社念佛,

"桂水远扬舲":如今乘舟远渡桂水。

"话旧还惆怅":闲聊旧事心中满是惆怅,

"天南望柳星":望向天南的柳星,思绪随你远去。

"荆州人文约":荆州有位文约上人,

"市井生而云鹤性":虽生于市井之间,却天生有云鹤般超脱的性情,

"故去荤为浮图":因此弃绝荤腥出家为僧,

"生悟而证入":通过修行领悟佛法而证道

"南抵六祖初生之墟":他南行抵达六祖慧能诞生的地方

"得遗教":得以了解佛教遗教,

"甚悉":理解十分透彻。

"今年访余于连州":今年他到连州拜访我,

"且曰":还说:“

"贫道昔浮湘川":贫道从前渡湘水时,

"会柳仪曹谪零陵":恰逢柳仪曹被贬谪到零陵,

"宅于佛寺":他住在佛寺里,

"幸联栋而居者有年":幸好我们有好几年屋栋相连做邻居,

"由是时人大士得落耳界":因此时常能听到大德高僧的佛法开示。”

"夫闻为见因":听闻是眼见的因缘,

"今日之来":今日他的来访,

"曩时之因耳":正是往日结下的因缘啊,

"时仪曹牧柳州":当时柳仪曹任柳州刺史,

"与八句赠别":曾用八句诗赠别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别约师》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回忆与约师在春雨中同栽树、秋灯下共讲经的佛门生活,还提及庐山结社、桂水行舟的往事。结尾“天南望柳星”既表达对约师离去的不舍,又借“柳星”含蓄寄托对友人柳宗元的思念。全诗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交往细节,以景抒情,将友情、怀念与佛理感悟融为一体。通过对日常相处的描写,自然流露真挚情感,体现了中唐文人儒释思想交融的文化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别约师》由唐代刘禹锡所作。当时约师结束对连州刺史刘禹锡的拜访,即将启程离开。约师出身荆州,曾南下探访六祖惠能故居,又在零陵与贬谪至此的柳宗元比邻而居数年。刘禹锡在送别约师时,追忆二人共同栽树讲经的过往,同时因约师与柳宗元的渊源,借诗寄托对已逝挚友柳宗元的深切悼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诗中回顾与约师相识相伴的经历,从初遇吴兴禅房,到共同在春雨中栽树、秋灯下讲经,再忆及庐山结社、桂水泛舟等往事。临别之际,二人话旧生愁,诗人借“天南望柳星”,既抒发对约师离去的不舍,也寄托对挚友柳宗元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比喻:尾联“天南望柳星”以“柳星”为喻,将对柳宗元的思念融入天体运行的宏大背景。天体永恒运转,恰似思念无尽,诗人借此将个人情感置于宇宙尺度,使思念超脱个体悲喜,生发出对生命存续与情感永恒的哲学思考。

3. 分段赏析

开篇“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直接点明约师与刘禹锡的相遇背景。约师曾遇到吴兴太守,并与太守一同住在幽静的禅房之中,这句诗简单直白地交代了人物的过往经历,也暗示了约师与官场人士的交集,为后文二人的交往埋下伏笔。“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以工整的对仗,生动描绘出二人相处的温馨画面。春天,在绵绵细雨中,他们一起栽种树木,享受劳动的乐趣;秋天,于昏黄的灯光下,面对面讲解佛经,沉浸在佛法的智慧里。这两句诗通过“春雨”“秋灯”的季节变换,以及“栽树”“讲经”的行为细节,展现出二人交往中既有生活情趣,又有精神交流,画面感十足,情谊跃然纸上。颈联“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进一步回忆二人共同的宗教活动。“庐山结社”化用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组建白莲社的典故,暗示他们曾在庐山参与佛事活动,追求心灵的修行;“桂水远扬舲”则描绘出他们乘船在桂水之上远行的场景,可能是游历参学,也可能是访友问道。这两句诗扩大了回忆的时空范围,展现出二人交往中丰富的经历。尾联“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将情感推向高潮。二人谈起往日旧事,心中满是惆怅。“天南望柳星”一句尤为精妙,刘禹锡仰望南方天空的柳星,既表达了对约师即将远行的不舍,又巧妙地借“柳”字,暗指已故好友柳宗元,将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与对亡友的深切怀念融为一体,让这份惆怅之情更显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送元上人归稽亭》

下一篇:唐·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