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ìng
xiàng
gong
tài
yuán
lěi
shì
xīn
shī
yīn
chó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fēi
péng
juǎn
jìn
sài
yún
hán
zhàn
xián
hàn
kuān
wàn
tiān
jǐng
lóng
fēng
huǒ
bào
píng
ān
dēng
qián
yuè
liú
bīn
yàn
xuě
hòu
shān
chū
liè
kàn
zhēn
zhòng
xīn
shī
yuǎn
xiāng
fēng
qíng
dēng
tán

译文

飞蓬被卷尽,边塞的云气透着寒意,战马悠闲地嘶鸣,汉地的土地辽阔。辽阔的边塞胡天没有紧急军情,一簇烽火升起,向远方传递着平安无事的信息。灯前有歌妓奏乐招待宾客宴饮,雪后欣赏山河出去打猎。珍视你从远方寄来的新诗,风采已经不像当年四次登台赋诗那样了。

逐句剖析

"飞蓬卷尽塞云寒":飞蓬被卷尽,边塞的云气透着寒意,

"战马闲嘶汉地宽":战马悠闲地嘶鸣,汉地的土地辽阔。

"万里胡天无警急":辽阔的边塞胡天没有紧急军情,

"一笼烽火报平安":一簇烽火升起,向远方传递着平安无事的信息。

"灯前妓乐留宾宴":灯前有歌妓奏乐招待宾客宴饮,

"雪后山河出猎看":雪后欣赏山河出去打猎。

"珍重新诗远相寄":珍视你从远方寄来的新诗,

"风情不似四登坛":风采已经不像当年四次登台赋诗那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边塞的和平景象以及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诗的前两联描绘了边塞的平静景象,展现出和平的氛围;后两联则叙述了诗人的生活场景,灯前有歌舞宴饮,雪后能外出打猎,并对令狐楚的新诗表示珍视,同时感慨其风情的变化。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通过对边塞景象和自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飞蓬卷尽”形象地写出了边塞的荒芜与空旷,“塞云寒”则给人一种寒冷、肃杀的感觉。然而,“战马闲嘶汉地宽”却展现出一种和平的氛围,战马悠闲地嘶鸣,汉地的土地辽阔,暗示着没有战争的威胁,人们可以安居乐业。颔联“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和平,“万里胡天”描绘了广阔的边疆,“无警急”说明没有紧急的军情,“一笼烽火报平安”则通过烽火台报告平安这一细节,突出了边塞的安宁。颈联“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描述了诗人的生活场景,“灯前妓乐”展现了诗人生活中的娱乐活动,有歌妓奏乐招待宾客宴饮;“雪后山河出猎看”则体现了诗人在雪后外出打猎的闲适生活,表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尾联“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诗人对令狐楚从太原寄来的新诗表示珍视,“珍重新诗远相寄”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新诗的重视。同时,“风情不似四登坛”感慨令狐楚的风情与以前在四登坛时不同,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顺阳歌》

下一篇:唐·刘禹锡《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