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邑何邑邑":忧闷啊多么忧闷,
# 邑邑:一作悒悒。
"长沙地卑湿":长沙这地方地势低洼潮湿难挨。
"楼上见春多":登楼望去春光正浓,
"花前恨风急":却在花前恼恨风急吹落残红。
"猿愁肠断叫":猿猴哀啼似断肠,
"鹤病翘趾立":病鹤垂足孤立无朋。
"牛衣独自眠":粗布衣裳独自入眠,
"谁哀仲卿泣":谁能像焦仲卿那样为我悲泣动容。
"郁郁何郁郁":抑郁啊多么抑郁,
"长安远如日":长安远得像那西沉的太阳般遥不可及。
"终日念乡关":终日思念故乡山水,
"燕来鸿复还":看燕子归来又见大雁南去。
"潘岳岁寒思":像潘岳在寒冬里思念家乡,
"屈平憔悴颜":似屈原在水边憔悴神伤。
"殷勤望归路":急切盼着踏上归途,
"无雨即登山":没雨时就登山远眺眺望。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以“邑邑何邑邑”开篇,重复“邑邑”二字,如叹息般强化了谪居生活的抑郁压抑之感。“长沙地卑湿”点明贬谪之地,“地卑湿”既写环境潮湿阴冷,也暗合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隐含对自身际遇的感慨。接着“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笔锋一转,写楼上所见春光繁多,花前却因风急而添愁,春日本是生机盎然之景,却因“恨”字转为哀情,以乐景衬哀情,更显愁绪难遣。“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进一步用动物的病态烘托氛围:猿猴哀鸣似断肠,仙鹤患病仍翘足而立,二者皆呈凄苦之态,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中,“牛衣”代指粗劣的衣物,写尽贫困之状;“仲卿”用焦仲卿被弃的典故(《孔雀东南飞》),以“谁哀”反问,直诉无人理解、无人怜惜的孤独,将谪居之悲推向高潮。第二首以“郁郁何郁郁”起笔,重复“郁郁”强化忧郁心境,与上一首的“邑邑”形成情感呼应。“长安远如日”将长安比作太阳,极言其遥远难及,暗含对朝廷与归乡的深切思念。“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写每日牵挂故乡,却见燕子归来、大雁南归,以鸟儿能自由往返反衬自己困于贬所、有家难归的无奈。“潘岳岁寒思”用西晋潘岳《秋兴赋》中“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馨”的思乡之情自比;“屈平憔悴颜”则以屈原被逐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的形象自况,借两位古人的遭遇,深化贬谪之苦与思乡之切。“殷勤望归路,无雨即登山”最是动人:诗人急切盼归,只要没有雨天,便登山眺望归乡之路,“殷勤”二字写尽执着,“无雨即登”可见其几乎日日登攀,将归心似箭的心情刻画得真实可感。
上一篇:唐·刘禹锡《送僧元暠东游》
下一篇:唐·刘禹锡《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密县李少府畼秘书张正字复元同会于水馆对酒联句追刻烛击铜钵故事迟辄举觥以饮之逮夜艾群公沾醉纷然就枕余偶独醒因题诗于段君枕上以志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