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fèng
chí
西
pàn
shū
shù
líng
lóng
jǐng
xián
cháng
tīng
fēng
sòng
tiān
shí
dēng
gāo
wàng
rén
huán
qīng
shān
yún
rào
lán
gān
wài
diàn
殿
xiāng
lái
jiān
céng
shì
xiān
xián
xiáng
měi
kàn
cán
yán

译文

在凤凰池西畔的皇家藏书府邸,玉树葱茏掩映着清雅闲适的景致。常能听见飘渺的天乐随风传来,我也时常登上高阁眺望尘世人间。青翠的山峦云雾缭绕在栏杆之外,紫色的宫殿香气飘散在踱步之间。这里曾是历代先贤汇聚的圣地,当我看见壁上先贤的题记,我都不禁面露惭愧。

逐句剖析

"凤池西畔图书府":在凤凰池西畔的皇家藏书府邸,

# 图书府:集贤殿设有藏书院。

"玉树玲珑景气闲":玉树葱茏掩映着清雅闲适的景致。

# 玉树:槐树的美称。

"长听余风送天乐":常能听见飘渺的天乐随风传来,

# 天乐:指从皇帝后宫传来的宫廷音乐。

"时登高阁望人寰":我也时常登上高阁眺望尘世人间。

"青山云绕栏干外":青翠的山峦云雾缭绕在栏杆之外,

"紫殿香来步武间":紫色的宫殿香气飘散在踱步之间。

# 步武间:言距离很近。武,足迹。,紫殿:指宣政殿北、集贤殿东北面的紫宸殿。该殿为皇帝的寝殿。

"曾是先贤翔集地":这里曾是历代先贤汇聚的圣地,

"每看壁记一惭颜":当我看见壁上先贤的题记,我都不禁面露惭愧。

# 壁记:嵌在墙上的碑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集贤阁》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集贤阁为描写对象,首联点明集贤阁的位置及其清雅环境;颔联写登阁听乐、望世的日常场景;颈联刻画阁外青山云雾、紫殿香气飘入院的景致;尾联则借“曾是先贤翔集地”抒发对前贤的敬仰及自身惭颜之情。全诗由景入情,从眼前之景过渡到历史追怀与自我反思,语言雅致,意境清幽,传递出深沉的感怀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刘禹锡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出任集贤殿学士,此诗即创作于这一时期。集贤阁作为集贤殿书院的核心建筑,是当时文人雅士的重要聚集场所。时任秘书监的白居易与刘禹锡交谊深厚,常以诗文唱和,特作《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相酬答。二诗皆采用题壁形式,生动反映了唐代长安盛行的题壁诗创作风尚。其中《题集贤阁》为刘禹锡原作,《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则为白居易的和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登楼怀古的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集贤阁周边的景致与氛围,点明这里是先贤聚集之地,抒发对前贤的敬仰及自身惭颜之情。

2. 写作手法

象征:“凤池西畔图书府”句中,“凤池”既点出集贤阁靠近皇宫水池的位置,又暗指这里聚集了众多杰出人才。诗人不直接说“此处多贤才”,而是以“凤池”,因“凤池”本是贤才聚集之所,其“西畔”的“图书府”自然也为同类地方,从而将对人才的赞誉寄托于“凤池”这一具体意象中。这种象征让情感表达更委婉。

3. 分段赏析

首联:“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此联以地理位置开篇,点明集贤阁的地理位置与整体风貌。“凤池西畔”明确其毗邻皇家池苑的优越位置,“图书府”则揭示其作为皇家藏书机构的文化属性;“玉树玲珑”以树木葱茏的意象衬托环境的清幽雅致,“景气闲”三字更营造出静谧闲适的氛围。开篇即通过地理与景物的勾勒,奠定全诗庄重的基调。​​颔联:“长听余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此联由静态景物转向动态描写,展现文人雅士的活动。“长听余风送天乐”以“天乐”喻指阁中传来的仙音雅乐,暗含对文化氛围的赞美;“时登高阁望人寰”则通过登高远眺的动作,将视角从阁内扩展至尘世人间。一“听”一“望”,视听结合,体现出文人闲适自得的精神世界。颈联:“青山云绕栏干外,紫殿香来步武间。”​​此联集中阁外近景,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象。“青山云绕”勾勒出远山云雾缭绕的朦胧美,“紫殿香来”则以袅袅香气传递宫殿的华贵气息;“栏干外”与“步武间”的位置转换,既展现登阁眺望的层次感,又暗含由外至内的亲身体验。色彩词“青”“紫”的运用,更添视觉上的美好。​​尾联:“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惭颜。”​​此联由景及情,抒发历史感慨与自我反思。“曾是先贤翔集地”点明集贤阁作为历代文人雅士汇聚圣地的历史地位,“每看壁记一惭颜”则通过“壁记”这一文化传承,表达诗人面对先贤功绩时的自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下一篇:唐·刘禹锡《海阳十咏·月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