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zhōu
liú
bié
zhāng
shì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shù
jiǎn
xià
yán
mǎi
duǎn
yuán
tóng
rén
fēn
mèi
jié
niàn
zuì
fāng
zūn
qiè
qiè
bié
xián
xiāo
xiāo
zhēng
fán
lín
xiàn
xiāng
shì
què
wàng
yán

译文

收拾好书籍从延阁下来,买好通行凭证驱赶着短车。一同相处的人惋惜分别,怀着不舍的思念在酒杯前沉醉。离别时琴弦声急切,出征的马匹声萧萧,让人心烦。在分别的路口有无限的思绪,两人互相看着却说不出话来。

逐句剖析

"束简下延阁":收拾好书籍从延阁下来,

"买符驱短辕":买好通行凭证驱赶着短车。

"同人惜分袂":一同相处的人惋惜分别,

"结念醉芳樽":怀着不舍的思念在酒杯前沉醉。

"切切别弦急":离别时琴弦声急切,

"萧萧征骑烦":出征的马匹声萧萧,让人心烦。

# 骑:一作马。

"临岐无限意":在分别的路口有无限的思绪,

"相视却忘言":两人互相看着却说不出话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发华州留别张侍御》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五言律诗,一作韦夏卿诗。全诗通过“束简下延阁”整理文书、“买符驱短辕”准备车马的细节,真切再现了宦游之人匆匆赴任的场景;中间两联以“同人惜分袂”的直抒胸臆和“切切别弦急”的听觉意象,凸显了离别时分的紧迫与纷乱;尾联刻画岔路口相对无言的情景,将千言万语化作沉默的凝视,深刻传递出友人之间深厚却克制的情感。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丰盈,既展现了唐代士人的仕途轨迹,更通过动作、声音与神态的层层烘托,刻画出离别之际复杂真切的怅惘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从洛阳西赴长安途中。途中他偶遇被调任华州的友人张侍御,两人一同行至华州。之后刘禹锡继续前往长安,在华州写下这首诗与张侍御道别。诗中“束简下延阁”一句,暗喻诗人卸任后轻装简行的状态,折射出他的仕途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从华州出发前,与友人张侍御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惜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在分别时刻内心复杂且难以言表的情绪,展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同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醉芳樽”描绘了两人在离别之际饮酒饯行的场景,饮酒本身是一种较为愉悦的活动,可视为“乐景”。然而,此时两人是为离别而饮,内心充满惜别之情,“惜分袂”直接点明了离别之愁,乐景之下是浓浓的哀愁,以饮酒之乐景衬托出离别之哀情。但这种“乐景”并非是对自然美景等典型乐景的描写,只是相对而言的一种生活场景,与常见的以乐景衬哀情中鲜明的乐景有所不同。叠字:“切切别弦急,萧萧征骑烦”,诗句中“切切”形容弦声细而紧,“萧萧”则摹写征马的嘶鸣声。这两个叠字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和谐,同时营造出浓重的离别氛围,衬托出别离的伤感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束简下延阁,买符驱短辕”两句是描写行前的准备场景。“束简”描绘收拾文书的动作,“下延阁”点明离开官署的地点,简洁勾勒出诗人整理行装的状态;“买符”暗指置办出行凭证,“驱短辕”则写出驾着简陋车马的情景。这两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为细节,看似平淡的叙事却暗藏离别的铺垫,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即将踏上不同旅途,为全诗的离愁别绪埋下伏笔。颔联“同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两句是描写饯别宴的场景。“同人”指一同前来送行的友人,“惜分袂”直接点出众人不舍分离的情感;“结念”凝聚着深厚的情谊与不舍的思绪,“醉芳樽”则以饮酒的举动展现众人试图借酒排遣离愁的状态。这里以“醉”的表象反衬内心难以抑制的离情,越是想通过醉酒释怀,越能体现出分别时的伤感之深,将不舍之情融入宴饮场景之中。颈联“切切别弦急,萧萧征骑烦”两句是描写离别时的声景。“切切”摹写琴弦急促的声响,仿佛是为离别而奏响的急促乐章,传递出紧迫的离情;“萧萧”形容征马的嘶鸣,带着几分烦躁与不安,呼应着行人内心的纷乱。两组叠音词不仅生动再现了听觉景象,更将琴声与马鸣所蕴含的情绪与离别的氛围交融在一起,通过声景的渲染,强化了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尾联“临岐无限意,相视却忘言”两句是描写临别时的情态。“临岐”点明在岔路口即将分别的时刻,“无限意”则概括了心中难以言说的万千情感;“相视”描绘出彼此目光交汇的瞬间,“却忘言”却道破此时言语已无法承载深厚的情谊。这两句突破了临别赠言的常规模式,以无言的对视收束全诗,看似静止的画面却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张力,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将离别时那种欲言又止、情深难表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下一篇: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