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ng
jué
zuò
táng
zhōu
yá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huái
西
shì
píng
ān
jīn
fēi
wén
dào
táng
zhōu
zuì
qīng
jìng
zhàn
chǎng
gēng
jìn
huā

译文

淮西地区如今已然是平安祥和的地方,那曾经传递军情的道路上,如今再也没有紧急的军事文书飞驰。听说唐州一带是最为清静安宁的,昔日的战场如今都已被开垦耕种,连野花都变得稀少了。

逐句剖析

"淮西既是平安地":淮西地区如今已然是平安祥和的地方,

"鸦路今无羽檄飞":那曾经传递军情的道路上,如今再也没有紧急的军事文书飞驰。

"闻道唐州最清静":听说唐州一带是最为清静安宁的,

"战场耕尽野花稀":昔日的战场如今都已被开垦耕种,连野花都变得稀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重寄绝句》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主题围绕淮西地区战后的和平景象。诗中描绘淮西平安,鸦路无羽檄,唐州清静,战场已被耕尽,野花稀少。写作手法上,通过对比战前战后,以具体景象展现和平之态。首句点明淮西平安,次句强调无战事,后两句聚焦唐州的宁静。此诗以简洁语言勾勒出战争结束后的太平,从侧面反映出和平的珍贵,体现了刘禹锡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其质朴文字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与时代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战场耕尽野花稀”一句,通过描写曾经的战场如今已被开垦耕种,野花稀少的景象,借这一宁静的田园之景,抒发了对战争平息、和平到来的欣慰与感慨之情。对比:将淮西过去战乱时羽檄纷飞的紧张状态与如今的“平安地”“无羽檄飞”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淮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以昔日的动荡衬托出当下的太平,使和平的景象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可喜。侧面描写:全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或人们在战争中的苦难,而是通过描写战后淮西地区的平静、唐州的清静以及战场的耕种情况等侧面信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曾经的战争与如今的和平之间的巨大反差,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和平的珍贵,这种侧面描写手法使诗歌更具含蓄之美和韵味。

2. 分段赏析

《重寄绝句(一作寄唐州杨八)》首句“淮西既是平安地”,直接点明淮西如今已成为平安之地,简洁明快地交代了核心背景,奠定全诗和平的基调。次句“鸦路今无羽檄飞”,通过“无羽檄飞”这一细节,从侧面展现淮西如今的和平,与往昔战乱时羽檄纷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和平的来之不易。后两句“闻道唐州最清静,战场耕尽野花稀”,“战场耕尽”描绘出战后土地被开垦,体现出和平生活的恢复,“野花稀”则以细腻笔触营造出一种宁静且略带沧桑的氛围,从侧面反映出战争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今和平之下的变迁,传达出对和平的珍视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下一篇:唐·刘禹锡《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依本韵次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