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
xuě
zhōng
chóu
bié
tiā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lóng
mén
bīn
huì
lóng
gōng
dōng
jīng
zhù
shàng
dōng
èr
shēng
yún
xià
sān
qiān
shì
jiè
xuě
huā
zhōng
táng
wèi
àn
pái
hóng
zhú
bié
hán
yáng
wǎn
fēng
cái
cóng
jīn
fēn
sàn
biàn
便
jiāng
shī
yǒng
xiàng
nóng

译文

我这龙门之才与你在福先寺相聚,你即将东行,车马旌旗暂时停驻在福先寺附近。在福先寺的云幕下,有年轻的歌女演奏着美妙的音乐,然而这一切都被笼罩在漫天飞雪的世界之中。离堂之中,天色尚未昏暗,却已早早排好了红烛,晚风中传来的离别乐曲饱含着凄切之情。我们这些才子从今以后就要分别了,只能将诗作寄给远方的你,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逐句剖析

"龙门宾客会龙宫":我这龙门之才与你在福先寺相聚,

"东去旌旗驻上东":你即将东行,车马旌旗暂时停驻在福先寺附近。

"二八笙歌云幕下":在福先寺的云幕下,有年轻的歌女演奏着美妙的音乐,

"三千世界雪花中":然而这一切都被笼罩在漫天飞雪的世界之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离堂之中,天色尚未昏暗,却已早早排好了红烛,

"别曲含凄飏晚风":晚风中传来的离别乐曲饱含着凄切之情。

"才子从今一分散":我们这些才子从今以后就要分别了,

"便将诗咏向吴侬":只能将诗作寄给远方的你,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字梦得,其诗风雄浑豪迈,兼具哲思与情韵,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此诗创作于他与好友白居易(字乐天)于福先寺分别之际。彼时,二人在纷飞大雪中于福先寺相聚又离别,刘禹锡有感而发,以诗酬别。诗中通过对聚会场景和离别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分别的不舍,反映出唐代文人以诗会友、以诗寄情的文化传统,也为后人了解唐代文人的社交生活与情感世界提供了生动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烘托:“三千世界雪花中”,以漫天飞雪的宏大场景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雪花纷纷扬扬,天地间一片洁白,在这广袤的雪景中,二人的离别显得愈发孤寂与惆怅。大雪的清冷与寂静,强化了离别的伤感,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舍之情。细节描写:“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对离别场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离堂未暗排红烛”,在天色尚未昏暗时就早早点亮红烛,这一细节暗示了离别的急切与不舍,红烛的明亮与温暖,更衬托出离别的凄凉。“别曲含凄飏晚风”,描写了晚风中传来的饱含凄凉的离别乐曲,通过听觉细节,将离别的哀伤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离别的痛苦。直抒胸臆:“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分别的感慨。“才子从今一分散”,直言二人即将分别,“便将诗咏向吴侬”,则表达了对分别后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思念、与友人交流的无奈,直白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对友情的珍视。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点明了聚会的地点与人物。“龙门宾客”指代刘禹锡自己,他曾被时人比作“龙门”之才,而“龙宫”则指福先寺。“东去旌旗驻上东”,描述了白居易即将东行,其车马旌旗暂时停驻在福先寺附近。这两句诗简洁地交代了聚会的背景,为下文的离别场景做了铺垫,也暗示了二人身份不凡,此次相聚难得。“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描绘出一幅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在福先寺的云幕之下,有美妙的音乐演奏,年轻的歌女们翩翩起舞,然而这欢乐的场景却被笼罩在一片茫茫大雪之中。“三千世界”本是佛教用语,形容广阔的天地,此处用来形容雪花纷飞的整个世界。在这宏大的雪景衬托下,笙歌的欢乐显得如此短暂与渺小,更突出了离别的哀伤。大雪的纷纷扬扬,仿佛是上天也在为二人的离别而哀伤,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孤寂的氛围。“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将视角转向离别现场。离堂之中,天色尚未昏暗,却已早早排好了红烛,红烛本应是喜庆的象征,在此处却被用来烘托离别的氛围,更显凄凉。晚风中,传来的离别乐曲饱含着凄切之情,声声入耳,刺痛着诗人的心。这两句诗通过对红烛和别曲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将离别的哀伤渲染到了极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诗人在最后直接抒发了对分别的感慨。“才子从今一分散”,无奈地感叹二人即将分别,各奔东西。“便将诗咏向吴侬”,表明分别后,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将自己的诗作寄给远方的白居易。这两句诗直白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分别的无奈与不舍,也让读者感受到唐代文人之间以诗传情的深厚情谊。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对聚会与离别场景的生动描绘,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的哀伤展现得淋漓尽致。刘禹锡以其独特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作,体现了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武夫词》

下一篇:唐·刘禹锡《杨柳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