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赐鱼书墨未干":刚刚得到皇帝赐予的鱼符信,墨迹还未干透,
"贤人暂出远人安":贤明的您暂时离开,远方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朝驱旌旆行时令":早晨驱驰着旌旗去推行时令政令,
"夜见星辰忆旧官":夜晚仰望星辰不禁思念起旧日的官职。
"梅蕊覆阶铃阁暖":梅花的花蕊覆盖着台阶,铃阁之中温暖宜人,
# 暖:一作“旆”。
"雪峰当户戟枝寒":积雪的山峰正对着门户,戟杖的影子透出寒意。
"宁知楚客思公子":哪里知道我这楚地的游子思念着您这位公子,
"北望长吟澧有兰":向北遥望,长久地吟诵着“澧有兰”。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寄赠诗。此诗描绘了早春雪景,借景抒情,表达对远在澧州的元郎中的思念。诗中先肯定元郎中受任对百姓的意义,接着想象他的日常及心境,通过冷暖对比的景色描写烘托气氛,最后以“楚客思公子”这一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以“澧有兰”暗赞友人品德高尚。
2. 写作手法
化用:“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化用楚辞典故,“楚客”自比,“公子”指元郎中,“澧有兰”出自《九歌・湘君》“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比:“梅蕊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将梅蕊覆阶的温暖与雪峰当户的寒冷进行对比,既描绘出当地不同的景象,也暗示元郎中工作环境的复杂,同时通过这种冷暖对比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新赐鱼书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开篇通过“新赐鱼书”这一细节,点明元郎中刚刚得到皇帝的任命,“墨未干”强调了事情的新鲜。“贤人暂出远人安”则表达了对元郎中的肯定,认为他的离开会让百姓安居乐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百姓的关怀。“朝驱旌旆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朝驱旌旆”描绘了元郎中白天积极推行时令政令的勤勉形象,“夜见星辰忆旧官”则表现出他在夜晚对过去的怀念,使元郎中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理解。“梅蕊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这两句诗描绘了早春雪景,“梅蕊覆阶”展现出春天的生机,“铃阁暖”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而“雪峰当户”“戟枝寒”则表现出寒冷的感觉,冷暖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元郎中的思念之情,“楚客”是诗人的自指,“公子”则是对元郎中的尊称。“北望长吟”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思念之深,“澧有兰”则以澧水的兰花比喻元郎中的美好品质,进一步深化了思念和赞美之情。
4. 作品点评
全诗表意委婉含蓄,从百姓安居乐业、政令顺畅施行等侧面,对元郎中的勤政之举予以赞誉。诗的尾联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里“澧有兰”的典故,来传递思念之情。
上一篇:唐·刘禹锡《秋夕不寐寄乐天》
下一篇:唐·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