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sòng
xuān
shī
西
yó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cháng
shā
nán
dōng
lín
shī
xián
jīng
gōng
yǒu
shí
níng
dìng
àn
shuí
néng
zhī
jīn
nián
fǎng
访
lái
xiǎo
guì
fāng
páo
xiù
zhōng
zhù
xīn
shì
shān
rén
shì
qiū
cháng
bái
zhòu
měng
měng
mián
kuāng
chuáng
yīn
jūn
lín
kàn
dòu
zhì
jué
chí
jǐng
chén
西
qiáng
cóng
xiān
rén
qiáo
zhí
dào
kāi
yuán
wáng
zhǎng
shǐ
qián
shēn
hòu
shēn
bǎi
biàn
qiān
huà
qióng
chū
lěi
luò
shǔ
tiān
xīng
jiàn
sān
qiū
bīng
yàn
háng
chén
zhòng
wèi
xiǎo
xué
rén
jiē
jīng
xíng
jìn
sān
xiāng
féng
zhōng
ráo
rén
sǔn
yán
tái
yǒu
zhī
yīn
yōu
rán
yuǎn
西
yóu
xīn
shāng
shān
xià
yīn
hǎo
chù
pái
huái
zhù
fēi
zhēng
dào
huà
píng
shā
xiào
yán
xīn
yǒu
shì
ǎi
ǎi
jīng
chéng
zài
jiǔ
tiān
guì
yóu
háo
shì
huá
yán
shí
xíng
chū
rén
shēng
míng
yào
qián

译文

这位来自长沙的东林寺僧人,闲暇时研读《艺经》精研棋道。静思时如禅定般专注入神,默然复盘棋局无人能解。今年他专程来访连州,僧袍袖中藏着新创棋局。我谪居山野,秋日漫长空寂,整日昏沉,困卧榻上浑噩度日。因你前来,我观棋局忘却时间,不知不觉日影已西沉。自仙人对弈烂柯传说起至开元年间王积薪棋圣。仙圣与儇师皆承棋道余韵,棋局变幻如星河流转不息。初看棋局疏朗如晨星列布,再观中盘厮杀似秋日战酣,雁阵般的棋路暗藏玄机,虎口险招得子令人惊叹,走遍三湘无敌手,终日让子棋消磨灵气。自称朝中自有懂棋之人,悠然踏上西游求道之路,商山夏木葱茏却寂静,驻足山间,锡杖轻点沙地。忽而沙地画局推演棋势,独对天地付之一笑,心境澄明。京城权势如云雾笼罩九天,权贵宴饮奢靡,觥筹交错。此刻他孤身远行出人意料,赌取声名却拒收钱财。

逐句剖析

"长沙男子东林师":这位来自长沙的东林寺僧人,

# 东林:庐山东林寺,此处泛指寺院。

"闲读艺经工弈棋":闲暇时研读《艺经》精研棋道。

# 弈棋:下棋。,艺经:此指棋经。

"有时凝思如入定":静思时如禅定般专注入神,

# 入定:僧人静坐,屏息疑神,入于心神专一的状态。

"暗覆一局谁能知":默然复盘棋局无人能解。

# 暗覆:将下过的棋局重新摆一遍以推究其得失称覆局,暗覆则不用棋子,心中默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

"今年访予来小桂":今年他专程来访连州,

# 小桂:小桂岭,在连州。《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七连州桂阳县:“桂岭,五岭之一也,山上多桂,因以为名。”

"方袍袖中贮新势":僧袍袖中藏着新创棋局。

# 新势:新棋势。,方袍:僧袍。

"山人无事秋日长":我谪居山野,秋日漫长空寂,

# 秋:一作愁。

"白昼懵懵眠匡床":整日昏沉,困卧榻上浑噩度日。

# 匡床:方正安适的床。,懵懵:昏沉貌。

"因君临局看斗智":因你前来,我观棋局忘却时间,

"不觉迟景沉西墙":不知不觉日影已西沉。

# 迟景:夕阳。

"自从仙人遇樵子":自仙人对弈烂柯传说起

# 仙人:世传樵子入山见仙人弈棋事甚多,如《述异记》卷下载晋王质入山伐木见童子弈棋等。《释常谈》卷中引《遇真传》:“昔有樵人入终南山采薪,见一石室中有二老人棋。樵人迷路,问棋者曰:‘此是何处?’棋者不应。樵者拱立移时,候毕局,又问之。老人曰:‘向来吾方手谈,不暇对汝。’乃指樵人出路。”仙:一作山。

"直到开元王长史":至开元年间王积薪棋圣。

# 开元王长史:指王积薪。《新唐书·艺文志三》:“王积薪《金谷园九局图》一卷,开元待诏。”孙逖《授王积薪庆王友制》:“朝散大夫、前行右领军卫长史王积薪,博艺多能。”《集异记》卷一载:玄宗南狩,翰林善围棋者王积薪从焉。寓宿于山中孤姥之家,但有妇姑。积薪栖于檐下,夜间不寐,忽闻堂内姑谓妇曰:“良宵无以为适,与子围棋一赌可乎?”妇曰:“诺。”积薪私心奇之,乃附耳门扉。俄闻妇曰:“起,东五南九置子矣。”姑应曰:“东五南十一置子矣。”积薪一一密记。其下止三十六,忽闻姑曰:“子已败矣,吾止胜九枰耳。”积薪迟明具衣冠请问,孤姥顾谓妇曰:“是子可教以常势耳。”妇乃指示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积薪即更求其说,孤姥笑曰:“止此已无敌于人间矣。”积薪虔谢而别。行数十步,再诣,则已失向之室闾矣

"前身后身付余习":仙圣与儇师皆承棋道余韵,

# 余习:此指弈棋。

"百变千化无穷已":棋局变幻如星河流转不息。

# 穷:一作看不。

"初疑磊落曙天星":初看棋局疏朗如晨星列布,

# 磊落:多而错杂貌。蔡洪《围棋赋》:“翻翻马合,落落星敷。”

"次见搏击三秋兵":再观中盘厮杀似秋日战酣,

"雁行布陈众未晓":雁阵般的棋路暗藏玄机,

# 陈:通“阵”。,雁行:谓落子排列有序。马融《围棋赋》:“离离马首,连连雁行。”

"虎穴得子人皆惊":虎口险招得子令人惊叹,

# 虎穴:喻险处。《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行尽三湘不逢敌":走遍三湘无敌手,

# 三湘: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终日饶人损机格":终日让子棋消磨灵气。

# 机格:规格,格式。此处指弈棋水平之等第。,饶:对弈时让先或让子。

"自言台阁有知音":自称朝中自有懂棋之人,

# 台阁:指中央官署。

"悠然远起西游心":悠然踏上西游求道之路,

"商山夏木阴寂寂":商山夏木葱茏却寂静,

# 商山: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南,自湖南溯汉水入长安经此。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山。

"好处徘徊驻飞锡":驻足山间,锡杖轻点沙地。

# 飞锡:指游方僧。

"忽思争道画平沙":忽而沙地画局推演棋势,

# 画:一作尽。,争道:谓抢占有利地位。《晋书·贾谧传》:“共愍怀太子游处,无屈降心。常与太子弈棋争道。成都王颖在坐,正色曰:‘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道,棋盘上格子。

"独笑无言心有适":独对天地付之一笑,心境澄明。

"蔼蔼京城在九天":京城权势如云雾笼罩九天,

# 九天:天最高处。,蔼蔼:盛貌。

"贵游豪士足华筵":权贵宴饮奢靡,觥筹交错。

# 华筵:丰盛的筵席。,豪士:指豪放任侠之士。,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

"此时一行出人意":此刻他孤身远行出人意料,

# 出人意:出人意料。

"赌取声名不要钱":赌取声名却拒收钱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围棋主题送别诗。全诗以儇师棋艺为经纬,通过“凝思入定”“暗覆一局”等细节刻画,展现其深谙棋道、智计百出的形象。诗中“雁行布陈”“虎穴得子”等意象,既暗喻棋局变幻如兵法韬略,又以“百变千化”呼应围棋的玄妙无穷。后段转写儇师西游志趣,借“争道画平沙”之典,将棋枰博弈升华为精神自由的象征。全诗以棋喻人,在“赌取声名不要钱”的洒脱中,既赞颂儇师超然物外的风骨,又暗含对世事如棋的哲学思考。诗歌语言凝练如博弈术语,意象奇崛如围棋布局,既有对传统弈道的解构重构,亦透露出中唐文人以棋悟道的生命智慧,在咏物赠别题材中独辟蹊径,展现出刘禹锡“诗豪”本色与围棋文化的深层互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至十四年间(815-819),刘禹锡被贬担任连州刺史。此时正值“元和中兴”:裴度为相,朝廷平定了藩镇叛乱,国家重现统一气象,士大夫阶层倍感振奋。身处贬所的刘禹锡,亦上书裴度、韩愈等谋求援引,内心渴望改变命运。有一位东林寺僧人儇师(棋艺高超,三湘无对手)途经连州,欲西赴长安以棋会友。刘禹锡观摩了儇师的棋艺后,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以围棋为载体的哲理赠别诗​​。全诗通过描绘东林寺僧人儇师高超的棋艺与西游志趣,既展现了围棋博弈的玄妙智慧,又暗含对士人精神困境的深刻思考,在赠别主题中融入了对政治时局与人生哲理的观照。

2. 写作手法

反问:通过“但谁能知道…又‘覆’完了一‘局’棋”的反诘句式,既侧面凸显儇师心算复盘的高超棋艺与专注勤勉的品格,又强烈传递出诗人对其技艺的惊叹与由衷赞赏。​用典:“自从仙人遇樵子”​​一句,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王质烂柯的典故,并特意从下棋的仙人角度切入,将典故的核心吸引力归结于仙人的棋术。这既含蓄有力地证明了围棋历史的悠久(可追溯至神话时代),又极其生动地渲染了围棋技艺本身的玄妙高深和引人入胜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围棋历史底蕴与精妙变化的赞叹。铺垫:“次见搏击三秋兵”由“疑”转向“见”,视野清晰;用“搏击三秋兵”的激烈战争意象,形容中盘战斗的​​惨烈​​。氛围陡然紧张升温,从开局的不确定转向激烈的正面冲突。这为高潮的出现铺垫了​​紧张、激烈的心理背景​​。渲染:“行尽三湘不逢敌”极其有效地​​渲染了儇师棋艺登峰造极、独霸一方的至高境界,以及他由此产生的志得意满、睥睨天下的豪情​​。

3. 分段赏析

从“长沙男子东林师”到“不觉迟景沉西墙”,这部分描绘儇师来访和下棋的情景。形象上,人物“长沙男子东林师”突出为技艺精湛的棋手,他“闲读艺经工弈棋”展现其专注从容;“凝思如入定”用比喻表达他下棋时的投入状态,像僧人入定般忘我;“暗覆一局谁能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棋艺的神秘高妙。景物“秋日长”“西墙沉迟景”营造悠闲氛围,衬托山人(作者自指)和友人的闲适生活。语言朴实自然,“方袍袖中贮新势”以行动细节刻画儇师怀揣新技艺的鲜活形象。内容主题围绕日常交往与智慧碰撞,表达技巧上,作者用“不觉迟景”暗示时光飞逝,深化对友情享受的珍惜感。思想感情流露平静的愉悦与棋艺的赞叹,为后续铺垫。接下来从“自从仙人遇樵子”到“百变千化无穷已”,讲述棋艺的历史演变与永恒变化。人物形象联系历史典故,“仙人遇樵子”和“开元王长史”象征下棋的传统渊源;“前身后身付馀习”比喻棋艺的传承不息。表达技巧上,用重复结构“付馀习”“无穷已”强调变化无穷的艺术魅力,语言简洁有力如“百变千化”突显节奏感。内容主题通过历史回顾升华棋艺的文化价值,思想感情展现对智慧传承的敬仰,语言避免华丽,只用“无穷已”传达生生不息之意。之后从“初疑磊落曙天星”到“虎穴得子人皆惊”,重点描述下棋过程的具体场景。形象上,“曙天星”比喻棋子布陈像晨星般明亮秩序,“三秋兵”以打仗比拟棋局斗争;“雁行布陈”“虎穴得子”用生动物象突出棋艺的精妙难懂。语言直接,“众未晓”“人皆惊”表达观众赞叹的通俗画面。表达技巧采用比喻手法,如“虎穴得子”形容险中取胜的策略,强化了紧张氛围。内容主题集中在棋艺高超的展现,思想感情透出作者钦佩之情,艺术手法不着痕迹地营造视觉冲击,凸显智慧的不可思议。继而从“行尽三湘不逢敌”到“赌取声名不要钱”,转向儇师的西游决心和送别。人物“自言台阁有知音”突出其自信和对知音的追求;“悠然远起西游心”刻画从容西游的形象。景物“商山夏木阴寂寂”渲染幽静氛围,反衬儇师心境宁静;“京城在九天”“华筵”象征富贵荣耀。语言如“心有适”“出人意”简洁表现内心适意与出人意料的行为。内容主题升华到人生追求,“赌取声名不要钱”用对比表达不求名利的精神,表达技巧以“忽思争道”过渡到心境变化,自然流畅。思想感情充满祝福与赞赏,结尾“独笑无言”含蓄流露作者对友情的深情与豁达豁达,整体主题呼应送别诗的温情智慧。

4. 作品点评

纵观全诗,其在艺术表现上颇具成就。​​首先在于​​对儇师这位棋僧兼奇僧形象的出色塑造,刻画传神,给人以深刻印象。​​其次,诗歌​​成功传递了诗人的内在感受与意图:身处山城愁居,心怀寂寥无所依托之际,诗人却深谙棋道妙趣,将围棋视作超脱现实的一种途径。他对儇师身怀绝技、自得适意风采的描绘,以及对其以棋“赌取声名”的激赏,​​实则折射出自身​​矜才自重、不甘湮没的心态。​​再次,笔法运用​​出奇制胜,效果卓著:诗人摒弃平铺直叙,虚虚实实间营造变化,令人如观奇峰迭起、风光流转。​​最后,结构与音韵​​的精心设计,使全篇过渡自然、韵律和谐,气脉贯通流畅而又富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古今人赋棋诗多矣。“几局赌山果,一先饶海僧”者,郑谷之诗也。“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者,刘梦得之诗也。“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者,欧阳炯之诗也。观诸人语意,皆无足取,独爱荆公《赠叶致远》之作云云,可谓曲尽围棋之态。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 梦得观棋歌云:“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予尝爱此数语能模写弈棋之趣,梦得必高于手谈也。至东坡《观棋》,则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盖东坡不解棋,不究此味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 棋,至难事也。而咏棋为尤难。尝观杜牧之诗云:“赢形暗去春泉长,猛势横来野火烧。”刘梦得诗云:“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黄太史诗云:“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螳壳化枯枝。”观此三诗,皆道尽棋中妙处,殆不容优劣矣。至王荆公、苏东坡则不然。荆公之诗云:“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盈。”东坡之诗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尔。”二诗理趣尤奇,其见又高于前三公也。

宋袁文《瓮牖闲评》

# 梦得最长于刻划……《观棋歌》:“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俨然两人对弈于旁也。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商山四句)顿挫,即是结句“出人意”三字之根也。

清何焯卞孝萱《刘禹锡诗何焯批语考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君山怀古》

下一篇:唐·刘禹锡《赴苏州酬别乐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