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ěi
shì
jiàn
shì
gōng
liú
shàng
shū
shī
yīn
mìng
tóng
zuò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hàn
shì
xián
wáng
hòu
kǒng
mén
gāo
rén
shí
chéng
guó
dào
rèn
tiān
zhēn
guī
diàn
jiān
zhēn
zhú
yǒu
yún
zǒng
róng
kuān
zhòng
shì
guì
néng
pín
sài
nán
chí
xīn
gǒng
běi
chén
shēn
lái
què
xià
gào
zhāng
bīn
róng
yào
耀
chū
jiàn
qīng
léi
tuō
shēn
gōng
xīng
liè
wèi
huí
lún
zhuī
fēi
jīn
wéi
shì
cóng
chén
xián
āi
jué
qīng
jiǎn
tàn
yóu
xīn
wèi
suì
huī
jīn
kōng
bēi
chè
chén
liáng
zhú
lín
xià
jiàn
qīng
chén

译文

他本是汉室贤王的后裔,又是孔门品学兼优的弟子。匡济时局成为栋梁之材,安贫乐道葆有赤子之心。如圭玉般高洁无瑕,似翠竹般坚贞有节。统帅军队因宽厚深得人心,践行道义以安贫为贵。镇守边塞阻胡马南侵,忠贞之心向往北辰之星。乞求归老来到宫阙之下,蒙恩告病退居漳水之滨。当年题剑受封何等荣耀,而今清瘦身躯空垂绅带。官位如星辰徒然排列,时光似逝水永不回轮。往昔共逐青云的挚友,今日已成侍从君王的孤臣。素琴哀音早已断绝,青史遗恨却仍鲜明。未及享受挥金之乐,徒然悲叹撤瑟之晨。竹林萧瑟凄清依旧,再难觅你清雅的身影。

逐句剖析

"汉室贤王后":他本是汉室贤王的后裔,

"孔门高第人":又是孔门品学兼优的弟子。

"济时成国器":匡济时局成为栋梁之材,

"乐道任天真":安贫乐道葆有赤子之心。

"特达圭无玷":如圭玉般高洁无瑕,

"坚贞竹有筠":似翠竹般坚贞有节。

"总戎宽得众":统帅军队因宽厚深得人心,

"市义贵能贫":践行道义以安贫为贵。

"护塞无南牧":镇守边塞阻胡马南侵,

"驰心拱北辰":忠贞之心向往北辰之星。

"乞身来阙下":乞求归老来到宫阙之下,

"赐告卧漳滨":蒙恩告病退居漳水之滨。

"荣耀初题剑":当年题剑受封何等荣耀,

"清羸已拖绅":而今清瘦身躯空垂绅带。

"宫星徒列位":官位如星辰徒然排列,

"隙日不回轮":时光似逝水永不回轮。

"自昔追飞侣":往昔共逐青云的挚友,

"今为侍从臣":今日已成侍从君王的孤臣。

"素弦哀已绝":素琴哀音早已断绝,

"青简叹犹新":青史遗恨却仍鲜明。

"未遂挥金乐":未及享受挥金之乐,

"空悲撤瑟晨":徒然悲叹撤瑟之晨。

"凄凉竹林下":竹林萧瑟凄清依旧,

"无复见清尘":再难觅你清雅的身影。

# 无复见清尘:从叔自渭北节度以疾归朝,比及拜尚书,竟不克中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唱和诗作。诗人应许给事邀约,为悼念工部刘尚书而作。诗中赞刘尚书如汉室贤裔、孔门俊才,兼具济世之才与坚贞品格,追述其护塞尽忠、心向朝廷的行迹,及离世后的哀荣。以“竹有筠”象征坚贞,借“汉室”“孔门”典故呼应贤德,笔法沉郁。既抒对逝者才德的推崇,又表生死相隔的悲怆,在唱和间传递对友人的敬重与追思,展现悼亡诗沉郁哀婉的格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创作于805年,时年33岁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因工部刘尚书任要职时因病归朝,拜尚书后未及面圣谢恩(中谢)便逝世,应许给事出示悼念诗之邀,同作此诗以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悼亡诗。颂扬了工部刘尚书身为汉室贤王后裔、孔门高徒的品德与才能,追述其济世报国、乐道任真的生平,提及他因病归朝、拜官后未及面圣谢恩的遗憾,寄寓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悼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开篇以“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的典故,盛赞刘尚书出身显贵、才德兼备;“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则刻画其济世之才与率真品性。接着以“圭无玷”“竹有筠”为喻,彰显其品格高洁、坚贞不屈;“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既述其治军宽厚、守边有功的功业,又赞其清廉自守、忠心向国的操守。“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写刘尚书因病求归、未及面圣的遗憾;“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以“题剑”的荣耀与“拖绅”的病弱对比,暗叹命运无常。“宫星徒列位,隙日不回轮”“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则在时光难返、音容已逝的悲叹中,寄寓对逝者的追思。结尾“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以萧瑟之景收束,将哀悼之情推向深沉。全诗巧用典故(如“汉室”“孔门”“市义”)、比喻(玉圭、修竹)、对比(荣耀与衰病),把对友人的推崇、哀悼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交融,语言沉郁真挚,尽显悼亡诗的厚重格调。

3. 作品点评

此五言排律结构谨严,对仗精工。刘禹锡以“拱北辰”典喻刘尚书辅君之忠,借“市义”故赞其仁义之举。用典以古证今,暗合儒家哲思,于辞章中见深意,彰显其“用典深婉、哲思内蕴”的诗风。全诗既勾勒逝者生平勋业,亦融深切悼念之情,格律精严而情致流转,堪称唐代悼亡诗中“以典寄怀、情文相生”。“拱北辰”典出《论语》,喻忠君;“市义”出自《战国策》,喻轻利重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下一篇:唐·刘禹锡《与歌童田顺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