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tiān
jià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yuán
jūn
hòu
bèi
xiān
líng
luò
cuī
xiàng
tóng
nián
shǎo
liú
huá
zuò
lái
néng
tái
guī
biàn
便
qiān
qiū
bèi
shí
yóu
sān
pǐn
lǎo
zhōng
qiū
ruò
shǐ
使
hái
zǎo
yīng
xiāo
sōng
qiū

译文

元稹的后辈先已逝去,崔群等同年好友也大多离世。豪华的房屋坐享能有几日,一旦去世长眠便千年。违背时势还自居三品官位,老来终究要选块墓地。假使我们这班人还早发达,也应该有箫鼓吹打到坟丘。

逐句剖析

"元君后辈先零落":元稹的后辈先已逝去,

"崔相同年不少留":崔群等同年好友也大多离世。

"华屋坐来能几日":豪华的房屋坐享能有几日,

"夜台归去便千秋":一旦去世长眠便千年。

"背时犹自居三品":违背时势还自居三品官位,

# 背时犹自居三品:旧注:三川吴郎品同。

"得老终须卜一丘":老来终究要选块墓地。

# 得老终须卜一丘:旧注:投老之日,愿与乐天为邻。

"若使吾徒还早达":假使我们这班人还早发达,

"亦应箫鼓入松楸":也应该有箫鼓吹打到坟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乐天见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作。首联以友人离世奠定悲伤基调;颔联将人生短暂与死亡永恒对比,引发对生命的思考;颈联借自身境遇,表达不满与无奈中透露出的豁达;尾联假设早达后的送葬场景,与现实反差,深化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整首诗以友情为纽带,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这两句直接点明友人离世的现实,“先零落”“不少留”体现出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颔联“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将现实的豪华生活与死后的漫长岁月形成鲜明对比,“能几日”强调人生的短暂,“便千秋”突出了死亡的永恒,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颈联“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这两句诗中“背时”写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居三品”表明虽身居高位却不得志,“卜一丘”则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无奈接受,体现出诗人的豁达与超脱。尾联“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通过假设,想象如果自己和友人能早些发达,或许会有热闹的送葬场景,与现实的凄凉形成反差,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

下一篇:唐·刘禹锡《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