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éi
xiù
cái
dào
chōng
zhì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jīng
qín
cháo
shǎo
ān
qiū
shàn
shǒu
liú
chén
shuāng
wán
zhuī
liáng
fēng
hán
yuǎn
féng
líng
shì
bié
jìn
píng
shēng
huān
zhú
yìn
shòu
chǔ
jiāng
duō
zhǐ
lán
yīn
xiá
shí
yóu
cháng
jiá
tán
yuè
shū
nán
xuān
gēng
qīng
lán
wàn
jìng
shēn
wài
bēi
zhōng
kuān
xuán
zōng
cháo
dōng
qīng
guān
yuān
luán
shēng
nèi
diàn
殿
cóng
róng
lǐng
guān
yóu
xià
cuò
yáng
qiū
chuí
kān
zhì
jīn
qún
xué
zhě
kōng
zòng
guān
shì
rén
mén
jiē
ruò
pān
fēng
luán
zhī
shàng
míng
xùn
qiāng
zhèn
láng
gān
dàn
西
shàng
shū
bān
zhēng
ān
jīng
tái
宿
hàn
shuǐ
chūn
lán
jūn
mén
tiān
zhōng
duō
shì
xīng
zǎn
yān
xiá
shuāng
què
biàn
luó
qiān
guān
qīng
lòu
tóng
xiān
chú
xià
diāo
pán
yíng
huáng
yǎng
jīn
bǎng
cuò
luò
fēi
hàn
lái
cái
jié
shì
suǒ
jiē
zāo
shí
nàn
míng
cóng
shǐ
xiāng
wàng
qīng
yún
duān

译文

受惊的鸟儿一旦离开巢穴,便再无片刻安宁。秋天的扇子一旦离手,灰尘便掩盖了洁白的纨扇。旧日的伙伴已无法追寻,凉风一天比一天寒冷。在远方遇到杜陵的友人,离别时用尽了平生的欢乐。被放逐的人没有官印和绶带,楚江边却长满了芷草和兰花。趁着闲暇出游,那长长的宝剑也不再弹奏。在南轩读书,雨后初晴,夜晚弹琴,直到夜深人静。世间万般寂静都在身外,一杯酒下肚,心胸顿觉宽广。当年在玄宗朝代,韦秀才你曾位居高位,冠盖如鸳鸾般华丽。你庄重地进入内殿,从容地引领着儒生们。连子游、子夏这样的贤者也无言以对,你的文章如同《春秋》般流传千古。直到如今,在群玉府中,学者们只能仰望你的成就。世人渴望进入德行之门,如同攀登险峻的高峰。韦秀才你崇尚明德,如同美玉般光彩夺目。一旦向西上书,你身着彩衣,拂去征鞍上的尘土。在荆台过夜,暮雨潇潇,汉水之上,春潮涌动。君王的宫门矗立在天中央,众多才子如繁星般汇聚。烟霞笼罩着双阙,千官云集,翩翩起舞。清脆的漏声滴在铜壶中,仙厨里摆满了精美的雕盘。仰望金榜辉煌,笔墨飞舞,错落有致。自古以来,才杰之士,往往感叹时运不济。从今往后,你将一鸣惊人,与我相望于青云之端。

逐句剖析

"惊禽一辞巢":受惊的鸟儿一旦离开巢穴,

"栖息无少安":便再无片刻安宁。

"秋扇一离手":秋天的扇子一旦离手,

"流尘蔽霜纨":灰尘便掩盖了洁白的纨扇。

# 霜纨:白绢。,流尘:灰尘。

"故侣不可追":旧日的伙伴已无法追寻,

# 追:追随。

"凉风日已寒":凉风一天比一天寒冷。

"远逢杜陵士":在远方遇到杜陵的友人,

# 杜陵士:指韦道冲,道冲万年人。

"别尽平生欢":离别时用尽了平生的欢乐。

# 平生欢:素来交好者。

"逐客无印绶":被放逐的人没有官印和绶带,

# 绶:系印的丝带。,印:官印。

"楚江多芷兰":楚江边却长满了芷草和兰花。

# 芷:香草名。

"因居暇时游":趁着闲暇出游,

# 居暇时游:一作君时暇游。

"长铗不复弹":那长长的宝剑也不再弹奏。

"阅书南轩霁":在南轩读书,雨后初晴,

# 霁:一作际。

"絙瑟清夜阑":夜晚弹琴,直到夜深人静。

# 縆瑟:紧瑟上的弦。此指弹瑟。絙:一作“縆”。

"万境身外寂":世间万般寂静都在身外,

"一杯腹中宽":一杯酒下肚,心胸顿觉宽广。

"伊昔玄宗朝":当年在玄宗朝代,韦秀才你曾位居高位,

# 伊昔:过去。

"冬卿冠鸳鸾":冠盖如鸳鸾般华丽。

# 冬卿:周代冬官为六卿之一,主管百工事务,后代因称工部为冬卿。

"肃穆升内殿":你庄重地进入内殿,

"从容领儒冠":从容地引领着儒生们。

# 领儒:一作顶高。

"游夏无措词":连子游、子夏这样的贤者也无言以对,

# 游夏:孔子的弟子子游、子夏,长于文学。

"阳秋垂不刊":你的文章如同《春秋》般流传千古。

# 阳秋:指孔子所著《春秋》。

"至今群玉府":直到如今,在群玉府中,

# 群玉府:谓书殿。

"学者空纵观":学者们只能仰望你的成就。

"世人希德门":世人渴望进入德行之门,

# 希:仰慕。

"揭若攀峰峦":如同攀登险峻的高峰。

# 揭:高举。

"之子尚明训":韦秀才你崇尚明德,

# 之子:谓韦道冲。

"锵如振琅玕":如同美玉般光彩夺目。

# 琅玕:美石。

"一旦西上书":一旦向西上书,

"斑衣拂征鞍":你身着彩衣,拂去征鞍上的尘土。

# 斑衣:彩衣。

"荆台宿暮雨":在荆台过夜,暮雨潇潇,

# 荆台:古楚国著名高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市北。

"汉水浮春澜":汉水之上,春潮涌动。

"君门起天中":君王的宫门矗立在天中央,

"多士如星攒":众多才子如繁星般汇聚。

# 攒:聚集。

"烟霞覆双阙":烟霞笼罩着双阙,

# 双阙:指宫门。

"抃舞罗千官":千官云集,翩翩起舞。

# 抃舞:鼓掌跳舞,形容喜悦。

"清漏滴铜壶":清脆的漏声滴在铜壶中,

"仙厨下雕槃":仙厨里摆满了精美的雕盘。

# 雕槃:有彩画装饰的盘子。槃:同“盘”。,仙厨:御厨。

"荧煌仰金榜":仰望金榜辉煌,

# 荧煌:明亮貌。

"错落濡飞翰":笔墨飞舞,错落有致。

# 濡飞翰:谓挥笔作文。,错落:交错缤纷貌,喻有文彩。

"古来才杰士":自古以来,才杰之士,

"所嗟遭时难":往往感叹时运不济。

"一鸣从此始":从今往后,你将一鸣惊人,

"相望青云端":与我相望于青云之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韦秀才的惜别之情。诗中回忆了往昔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孤独,同时对韦秀才的才华和未来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诗人将离别时的孤独与往昔的欢乐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时的不舍。诗中引用“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等典故,展现了韦秀才的才华和品德。前半部分实写离别场景,后半部分虚写对未来的祝愿,使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惊禽一辞巢。”“秋扇一离手。”等意象,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与离别的伤感。诗人回忆了自己在朗州的生活,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感慨。同时,诗人对韦秀才的才华和未来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在科举中一举成名,平步青云。此外,诗中还提到玄宗朝的往事,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才杰之士的敬仰。最后,诗人以“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结束全诗,寄予了对韦秀才的美好祝愿。

2. 写作手法

比喻:“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诗人以“惊禽”比喻韦秀才,暗示其离别后的不安与漂泊,同时也表达了对韦秀才才华的惊叹。通过秋扇离手、流尘蔽霜纨的意象,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萧瑟感,烘托出离别的情绪。对比:“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诗人将老友的离去与新友的相逢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也突出了与韦秀才的深厚情谊。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也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借景抒情:“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诗人通过描写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韦秀才未来的美好祝愿。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诗人以“惊禽”比喻韦秀才,描绘其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新的旅程,内心充满不安。秋扇被弃,流尘覆盖,象征着时光流转和事物的变迁,也暗示韦秀才即将离开的不舍。第五、六、七、八句:“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诗人表达对旧友的怀念,感叹时光流逝,旧友难再相聚。在远方遇到韦秀才,离别时尽情倾诉往昔的欢乐,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第九、十、十一、十二句:“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诗人以“逐客”自比,虽无官职,但身处楚江,环境清幽,充满高洁的品格。闲暇时游历四方,不再追求功名,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句:“阅书南轩霁,絙瑟清夜阑。万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宽。”诗人描绘闲适的生活场景:在南轩读书,雨后初晴,夜晚弹琴,万籁俱寂,内心宁静。一杯酒下肚,更显心胸开阔,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句:“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鸳鸾。肃穆升内殿,从容领儒冠。”回忆玄宗时代,韦秀才曾位列显贵,入内殿,领儒冠,展现出其才华与地位。诗人通过回忆,强调韦秀才的卓越才能。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句:“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至今群玉府,学者空纵观。”韦秀才的学问无人能及,如同不朽的经典。他的著作被后人传颂,群玉府中的学者只能仰望,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句:“世人希德门,揭若攀峰峦。之子尚明训,锵如振琅玕。”世人向往美德,如同攀登高峰。韦秀才坚守明训,才华横溢,如同美玉般璀璨,展现出他的高尚品德。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句:“一旦西上书,斑衣拂征鞍。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韦秀才即将赴京应试,踏上征程。诗人描绘旅途中的景色,暮雨、春澜,烘托出一种壮志豪情。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句:“君门起天中,多士如星攒。烟霞覆双阙,抃舞罗千官。”描绘皇宫的宏伟景象,众多才俊汇聚,如同繁星。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出科举考试的盛况。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句:“清漏滴铜壶,仙厨下雕槃。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宫中的铜壶滴漏,仙厨的雕盘,金榜辉煌,考生们挥毫泼墨。这些细节描绘出科举考试的庄重与荣耀。后四句:“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诗人感慨自古以来,才子往往遭遇时运不济。但韦秀才即将崭露头角,诗人对他充满期待,希望他能一鸣惊人,登上仕途的高峰。

4. 作品点评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是刘禹锡以细腻笔触和深挚情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不仅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更寄托了对其未来仕途的殷切期望,体现了诗人对才学与抱负的珍视,以及对时代机遇的深刻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莫瑶歌》

下一篇: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并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