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酒才醒":昨夜的酒意刚刚消散,
"听唤起、":听见(有人)把(自己)叫醒、
"一声春晓":一声(呼唤)迎来了春天的黎明。
"无限恨、":心中满是无限愁恨、
"满城风絮":像那满城飘飞的柳絮,
"一川烟草":像那一川弥漫的烟草。
"年少抛人容易去":青春年少的时光轻易就抛弃人而去,
"万红千紫都开了":万千花草也都已经绽放过了。
"试但教、":试着姑且在、
"头上插花枝":头上插上花枝,
"花应笑":花儿大概也会嘲笑我吧。
"狂言在":狂妄的言语出口,
"人绝倒":引得众人哄笑。
"狂药尽":能让人狂放的酒喝光了,
"愁难埽":可愁绪却难以扫去。
"待叮咛嘱付":想要叮嘱嘱托,
"再来青鸟":盼望青鸟能再来传递消息。
"团扇不堪题往事":圆形的团扇不忍心题写过去的往事,
"断弦惟恨知音少":琴弦断了只恨知音太少。
"但时时、":只能时常、
"频把镜来看":频频拿起镜子照看,
"人将老":发现人就要渐渐老去了。
金末元初文学家
李俊民(1176~1260),金代文学家。字用章,号鹤鸣老人,谥号庄靖先生,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后弃官教授乡里。李俊民能诗文,在金末元初文坛上有很高的文名。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其词多为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文“冲淡和平,具有高致”。主要作品有《姚子昂画马》《谒金门·和邦直》《重修浮山女娲庙记》等。著有《庄靖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宿酒才醒,听唤起、一声春晓”,开篇点明人物状态与时间。“宿酒才醒”写出酒后初醒的昏沉感,“唤起”“一声春晓”则点出被清晨的声响唤醒,春晓的到来与宿醉后的状态形成对比,透出一丝慵懒与茫然。这两句以简洁的叙述,勾勒出人物刚从醉意中挣脱、面对清晨的情景,为后文的抒情铺垫基调。“无限恨、满城风絮,一川烟草”,紧承前文的初醒状态,直抒胸臆并引入景物。“无限恨”直接点出内心的浓重愁绪,“满城风絮”“一川烟草”则以弥漫的风絮、遍野的烟草为意象,将抽象的“恨”具象化,这些景物的铺展感与“无限”相呼应,让愁绪显得更为绵密而深沉,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情感表达更显饱满。“年少抛人容易去,万红千紫都开了”,由景及情,转向对时光与世事的感慨。“年少抛人容易去”写出青春时光轻易流逝的怅惘,“万红千紫都开了”以繁花盛开又将凋零暗示时光的不可逆,两者结合,既叹惋岁月匆匆,又暗含对过往美好的留恋,情感中带着对时光无情的无奈。“试但教、头上插花枝,花应笑”,以假设的举动收束上片,带着自嘲的意味。“头上插花枝”本是赏春的乐事,而“花应笑”则想象花朵会嘲笑这种举动,暗含着对自身已非年少、强作欢颜的调侃,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失落。下片“狂言在,人绝倒。狂药尽,愁难埽”,续写内心的情绪与状态。“狂言在,人绝倒”回忆往昔狂放言论引发的反响,“狂药尽,愁难埽”则写醉酒的亢奋过后,忧愁依旧难以驱散,今昔对比中,凸显出当下的消沉与无奈,过往的豪情与如今的愁绪形成反差,让情感更显强烈。“待叮咛嘱付,再来青鸟”,借用青鸟传信的典故,表达一种期盼。“叮咛嘱付”写出殷切的态度,“再来青鸟”则寄望于信使带来好消息,暗藏着对沟通与慰藉的渴望,却又因典故中青鸟的缥缈而透着一丝虚幻,让这份期盼带着不确定性。“团扇不堪题往事,断弦惟恨知音少”,借具体事物抒发内心的孤寂。“团扇不堪题往事”因团扇常与闺怨相关,此处用以暗示过往情事的不堪回首;“断弦惟恨知音少”以琴弦断绝比喻知音难觅的遗憾,两者结合,将对往事的怅惘与知音难寻的孤独相融,情感更为沉郁。“但时时、频把镜来看,人将老”,以日常举动作结,直抒对衰老的感慨。“时时、频把镜来看”写出对容颜变化的关注,“人将老”则直接点出对衰老的认知,将前文的种种愁绪归结于时光带来的衰老,让整首词的情感在对生命流逝的叹惋中落下帷幕,余味悠长。
上一篇:金·马钰《无调名 赠王公叠字调》
下一篇:金·李龏《梅花集句 其八十九》